307 不务正业的寺庙(1 / 5)

作品:《环球寻宝:从盲盒仓库开始

而也就是在明清,这市场坍塌的时期。

附近的百姓为了维持生计,就在这寺庙的地址上自发形成了一个市场。

再到后来,哪怕这里重新修缮后,也没有改去这个习惯……

到清末,报国寺大部分房舍都毁于战火,剩下的地方,就更是成了摊贩们的乐园。

最开始这个市场,买卖的就是一些书籍,纸张,文房四宝。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等到清末民国时期,各种原本宫廷里的物件流落到民间。

这个市场又开始买起了各种书籍字画,古玩,还有一些文玩。

到改开后,这个文物市场又重新换发了生机,不过卖的物件不像潘家园那么杂。

主攻的还是书籍字画,但更多了钱币,邮票,和各种报刊,票证一来的杂项。

随着时间推移,这里的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甚至一度不弱于潘家园。

尤其是1997年,这里举办了国内第一次古钱币博览会之后。

当时这场大会可是盛况空前,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两万多名古钱币爱好者前来参展。

从那之后,报国寺就成了和潘家园齐名的古玩市场了。

并且从那时开始,这报国寺市场就迅速走上了扩张的道路。

最顶峰的时候,寺内外的摊位一共有两千多个,甚至一度严重影响到周边群众的出行。

从几年前开始,政府对那些在寺外随意占道摆摊经营的情况进行了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