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南都:末世繁华 第56章旧院名楼(1 / 2)

作品:《南明妖妃:我不是李香君

郑森没有直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说了一堆无关紧要的话,在座的三人都有些失望,余怀苦笑道,“我虽是闽人,但自幼居于南京,如今白下的家已经不能回了,藏一日算一日吧,大不了进去与同仁们作伴,要死也要死在一起。”

顾喜摇头道,“余先生说哪里话呢,奴家这里你尽可住得。”

余怀笑了笑,心说你这里太贵了,我现在身无长物,又没有冒襄那样可以让姐儿们免单的相貌和才华,可不敢轻易答应你啊。

钱孙爱也跟着劝解道,“你可以住在我们府上,阮胡子就算再跋扈,也得给家父一点儿面子吧。”

说完就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森,意思是说你看看我,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再看看你自己明明有能力却故意不帮忙,你这样的行为他们是不会喜欢的,想加入他们就更不可能了。

感受到师弟不满的眼神,郑森有些愤怒,但他向来我行我素,即便不被人理解,只要自己觉得是对的就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先生好不容易在朝中立足,我们不能给他添乱!”

余怀听说可以住在钱府本来还是很高兴的,但郑森的话就像一盆冰水一样把他浇了个透心凉。读书人的脸皮最薄了,纵然不是钱谦益或者钱孙爱亲自拒绝的他,他也不好意思答应了,只得干笑道,“大木说得是啊,我们复社在朝中的奥援已经不多了,万不能再任性下去了。”

郑森点了点头,提笔写了一封信递给他,“广霞兄,我虽然暂时不能帮你解救复社的同仁,但帮你寻个落脚点还是可以的。我四叔在镇江驻扎,负责江防,燕子矶以下皆是他的防区,你若无处容身,可去船上歇脚,有这封信,就算阮胡子亲至,也不敢拿你怎么样!”

他的四叔名叫郑鸿逵,现任镇江总兵,挂镇海将军印,上月才率领部分郑家水军进驻镇江,负责南京燕子矶至长江口一线的江防,燕子矶就有一处水寨,如果余怀能藏在那里,阮大铖还真没办法进去搜查。

“那就多谢大木贤弟了!”余怀想起对他先前的轻视之意,以及刚才被当面打脸而生出的怨念之情,脸上不禁有些发烫,“大木弟古道热肠,为兄受之有愧矣!”

郑森嘿嘿一笑,“广霞兄何出此言,你我既是乡梓又是同辈,出门在外理当互帮互助,小弟虽然不才,这个道理也是自幼就懂的!”

见郑森出手解决了问题,钱孙爱的脸上也由阴转晴了,喜道,“既然广霞兄觉得有愧,不如就留在此地帮我们镇场,如何?”

“镇场?”余怀一愣,随即又笑了起来,“孺饴说得有理,我左右无处可去,就先在此叨扰几天吧。”

见他终于肯留下来了,郑森也很高兴,虽然觉得他百无一用又有些口是心非,但他的才学确实不错,特别是刚才写的那幅对联,他自问就算再埋头苦读十年也写不出来,有他担任擂台的主考,说不定还真可以网罗几个有用之才呢。

恰在此时,两个士子联袂而来,四人互视一眼,随即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这两个士子才学一般,虽然对出了一个上联,但自己出的对联水平也很一般,郑森已经有了余怀做标杆,自然不会邀请他们进来宴饮了。

为了选拔真正的高手,郑森临时修改了规则,按照原来的规则,对出了下联的上联都会被收起来,但这样不利于造势,他就只收了下联,上联仍然挂着考校其他人。他也不再设限,士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对多少就对多少,只要对出一副,他就给一百两银子。

如此一来,函光楼就出位了,到了晚上更是门庭若市,原来的三个上联就变成了二十多幅,函光楼的前院太小,根本铺不下,顾喜只得拿出一根晾衣绳像晾衣服一样晾着,但这样又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对联都是白纸黑字的,长短不一地挂在前院随风招摇就像在招魂。

钱孙爱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哈哈大笑,“喜娘啊,现在可是七月半啊,你晚上睡觉要小心一些啊,小心你的祖宗们来找你要钱!”

顾喜也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吩咐下人去买红纸,四人忙活了一阵重新把上联誊抄了一遍,红纸黑字在搭配上楼门上的两个红灯笼,气氛一下就变得喜庆了。

“这样就对了嘛!”钱孙爱哈哈大笑,“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有了这些对联做陪衬,喜娘的生意要愈发兴隆了!”

顾喜也很满意今天的杰作,旧院的青楼各有特色,媚香楼简洁明朗,走的是断舍离风;暖翠楼清新雅致,一进去就能放松心情;寒秀斋有一株老梅、两棵桐梧和一丛翠竹,高洁不似人间。而函光楼则因为主人善逢迎而显得有些俗气,如今有了这些名联相佐就显得有文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