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格你娘的局(1 / 3)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资料上的“大洼”,是一片滨海湿地,新青市本身是没有什么能力来开发的,原先一部分属于津门的时候,或许还能搞一搞,但在冀北省的框架内,那就只能一路向好。

哪怕是搭建湿地公园的管理班子,也跟新青市本身没啥太大关系,财政上大头也不是本地出。

说的极端一点,哪怕是烧煤悠着点,那也是因为路边围墙上刷的“为了保障京城的绿水蓝天”那一行字。

不过同样级别的中央粮食集团出马,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再者,张浩南的啤酒花种植基地,发起方固然是“沙城食品”,但一旦进入实质性的谈判,就不是单独的“沙城食品”,背后还有两江省。

所以王爱红去雪城打前站,之后其实还要由两江省和黑水省组织人员考察、论证以及之后的市场调查等等。

雪城方面的官僚为了拍花碧霞表兄的马屁,本质上而言,就是拿底层官吏和普通老百姓的前程做个进献。

公对公,对基层或许不会特别好,但绝对不会坏,这是太阳底下的公开原则。

不过张浩南对雪城的操作也不置可否,他到底也不是当地人,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资格犬吠,捞好自己的钱,那就行了。

将女儿搂在怀里,变魔术一样摸出一罐椰汁,插上吸管之后,由得张瑾捧着喝,然后跟魏刚聊了起来:“我看好这个‘大洼’,主要是因为它是湿地,在附近开发种植业,至少不会侵占农田。我猜测农田的管控会越来越严格,所以提前做个扣。”

“那这样倒是可以拉旅游部门和环保部门进来,能多一笔开发资金,一般中央牵头的话,六七千万有的。”

“我只要把啤酒生意分一点股份出去,京城这里的二代,也愿意出力的。放心,这种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我不会拿自己的钞票来打水漂。粮食集团牵头,挂几张牌子都可以。”

“那接下来重头戏,就是跟人抢收购地方啤酒厂?”

“别的省就算了,自己省里还有隔壁淮西省两浙省,也就差不多。员工总数,估计最后三五万总归要的,到时候还要你帮忙再牵个头。”

“省国资?”

“两浙省、淮西省、松江市,最好都全部拉进来,怎么样?老先生给我看看实力?”

“唔……”

魏刚难得没有骂人,而是在琢磨着张浩南所说的员工总数,他感觉张浩南是在保守地说,实际上肯定不会只有三五万人。

因为如果张浩南的啤酒牌子立起来,物流肯定会膨胀,但不会是啤酒生产单位的物流,肯定是张浩南的物流公司分出一支酒类饮品专业运输队伍。

同时肯定也会开发特种车辆,专门运输啤酒或者其它酒类。

此时两浙省很多县级市的啤酒厂都在濒临倒闭,或者被原先的国营厂领导层私吞,涉及到的屁事特别多,社会上又在“国”和“民”上大讨论,搅混水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实这玩意儿根本就不存在对立关系,是拿钱办事的媒体人奉命行事,张浩南这种做法,其实能保住一部分不想惹是生非,又不想沾上侵吞国有资产罪名的官僚。

讲白了,借用张老板的威名,有些在关键位置上的倒霉蛋,至少不用被迫吃官司然后踩缝纫机。

“沙食模式”现在也有外地的经济学家在吹,长三角地区的官方经济学家则是极为低调,对“沙城食品”讳莫如深,不敢随便发表看法。

因为张浩南真的会打爆他们的脑袋,没有经过“沙城食品”同意的相关报道,在本地区很少形成文字,就算省内媒体单位地位超然,也会给个面子,跟张浩南或者丁永提前通个气。

不讲武德搞偷袭,狂吹一通张浩南本人或者“沙城食品”,那也是不行的,会有捧杀的嫌疑。

这个嫌疑不是什么事实不事实的问题,而是张老板怀疑是捧杀,那么,它就是。

所以除非铁了心要跟张浩南较量较量,否则在和气生财的框架下还要自行其是,要么蠢,要么坏,没有中间选项。

这个论调一体两面,坏处是容易被人拿来当工具,毕竟“国”和“民”的大讨论还在持续着,万一惹火烧身,魏刚是舍不得“沙城食品”这个大宝贝的。

好处那肯定也不是没有,“沙城食品”这个企业本身,立身很正,当然公司老板是个畜生这并不影响企业的调性,省内大力扶持,甚至极为舍得给政策,就是因为“沙城食品”通过大规模贸易来调和了省内的基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