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作品:《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不过谁要是认为张老板这把亏了,那就想得有点天真,崇州市市区哪怕一毛钱没赚着,底下县市的市场却也顺势攥在了手里,光靠江皋、皋东、外沙这三个市场,崇州整个地区的“沙城啤酒”不但不亏,反而还小赚些许。

一年之内,啤酒长达八个月的销售期,没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那真是栓条狗都能赚钱。

而且跟外资和普通国企民企不同,“沙城啤酒”可以通过“沙食集团”的渠道,直接下沉到农村,农村的市场之广之大,仅从啤酒销售而言,两江省的农村市场,此时此刻,是远远大于城市市场。

这个市场,一般代理商可没办法做到铺货,顶天就是搞个小批发。

其实农村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有个周期性,在国营厂为主体的时代,商品还是能够通过旧有渠道流通到农村地区的。

但是随着地方上的国企衰退,诸如普通地级市所属的饮品厂,一旦关门,那么随之而消失的,还有农村铺货渠道。

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其实哪怕像两江省这样相对发达的省份,农村地区有很大一部分的一般消费品,都需要农民自己主动去“赶集”来获得。

“沙食集团”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其最具魅力的地方,不仅仅是带着合作户发财,也不仅仅是给合作村所在部分土地的产出进行增值,将更多的工业品、一般消费品流转到农村,其实是隐形的力量。

这也是魏刚能捏着鼻子,甚至魏刚的同类会拍手欢迎的缘故。

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中需要的工具、材料,比如说化肥、农具、种子、包装袋等等,如果农民单独去乡镇集市购买,其实是要多支出一二十个点,有的像效果比较好的农药,可能要翻一倍甚至几倍。

这是商品零售的正常特点。

但有农村供销合作社,就能搞批发,甚至不管是先批发后统计还是说先统计后批发,都影响不大。

体量和规模摆在那里。

理论上“沙食集团”的规模越大,下沉到农村的广度越高,整体市场的把控度也就会越高,那么在一般商品的批发总量上,误差是很小的,小于百分之一很轻松,正常应该只有千分之几的误差。

放二十年后,资本家嘴里喜欢说的“大数据”,其实就是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只不过时代不同,统计工具不同,统计成本亦不同。

张浩南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刚好提前用上了更先进的工具——电脑。

而又刚好这个时间点的花瓣公司在推广旗下的无线通讯业务,完美契合了“沙食集团”的业务需求,也完美补充了广大农村地区的通讯困难。

在今年开始全面推广ADSL之后,基本上“沙食集团”至少在农村市场这一块,两江省省内是无敌的。

毕竟乡村两级行政还没有打通,更谈不上什么电脑办公、互联网办公,但“沙食集团”已经有了自己的统计系统和管理软件。

所以这次崇州的啤酒大战,哪怕真的“抗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最后结果也不会扭转。

未来几年之内,崇州整体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特别快,农村人口整体依然远大于城市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