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5章 《帝国时代》科技:流刺网(2 / 2)

作品:《舍弟诸葛亮

刘备愕然,欣慰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原先跟随何人?”

那人拱手:“俺叫唐光,豫章人士,早年鄱阳渔户出身,后在江上给富商行船。前些年故主在庐江为水贼所杀,俺流落广陵。幸得糜公招募擅长驾船之人,俺才讨口饭吃。

前日糜公将俺划拨给了先生,帮先生驾驭船队,先生看我勤勉,留在身边做事,这几日又命我们伐竹制罾。”

刘备点点头,心说是糜家商船队的,难怪打扮介于商人和水手之间。

刘备心情好,就勉励了一句:“能跟着诸葛先生做事,那是大机缘。若肯好好听点拨,纵是水手、渔夫,得荣华富贵亦是不难,且带我们去见先生吧。”

唐光很快带路,把一行人又领到了上游数里外的河边,刘备便看到了更大的阵仗。

岸边足有好几百人被诸葛瑾摇着蒲扇指点调拨,忙来忙去。

刘备并步小跑相迎:“子瑜!数日不见,在家做得好大事!竟还对公佑秘而不宣!”

诸葛瑾飞快转身,拍了拍手上的污垢,也不谦虚:“些许伎俩,尚未改良完备,何足道哉。”

刘备笑着吹嘘:“刚才那边几网,便日得千斤,这还嫌不够好?能推广此物,我军粮荒总算能缓解大半!荆吴之民稻饭羹鱼,能靠渔获补足,至少能少吃一半粮米。”

诸葛瑾:“将军方才看到的,是我两天前改良的,当然勉强能入眼,若是四日、六日前那几版,便完全杯水车薪了。”

刘备原本也没来得及细看这种新式渔网的原理。唐光等人也不读书,讲不出其中道理,现在听诸葛瑾分说,刘备自然很好奇,虚心请问究竟改良了哪些地方。

诸葛瑾便让人拿过几张旁边废弃的“历史版本”,解释原理。

“此物名为‘流刺网’,利用江海洄游鱼的特性,直接在河床底部放网,横截潮汐。涨潮时海鱼洄游入江,退潮时回海,都会撞到网上。网上还有竹子分叉、劈裂形成的倒刺,可将大鱼扎住。”

诸葛瑾十几天前就想到了这个点子,而他的思路来源,说穿了也是惯性——他前世闲时喜欢打历史战略游戏,比如《帝国时代》,还喜欢看游戏里的纪录片。

而帝国时代系列里,封建时代都有一个科技,叫做“延绳钓”,城堡时代也都有一个科技,叫“流刺网”。

那游戏的历史考据还是做得不错的,游戏里时代二的科技,基本上对应隋唐才会出现。而时代三对应两宋、时代四对应明朝。

虽然玩游戏不会直接告诉人技术细节,但他前世同事里有不少钓鱼佬。诸葛瑾团建时跟人聊起游戏,同事们就告诉过他这几个科技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折算下来,在华夏大地上,一绳多钩的延绳钓,要到隋唐才有,放置直接沉河扎洄游鱼的流刺网,要南宋才有。

汉朝人捕鱼,还停留在直接用单钩鱼竿钓鱼、或者手抛网、或者是升降式的竹框罾笱捞鱼,仅此而已。

也正因捕捞技术太原始,所以生态环境保护得非常好,长江淮河里的渔业资源,简直比后世十年禁渔期后还要多。人类这点微不足道的捕捞量,对这个时代的生态完全没有压力。

所以《三国志》上才说,袁术军征兵太多、在淮南军粮不济,就靠捡河蚌充饥,易中天还为此在节目上嘲讽过。但谁让当时淮河里的河蚌确实多到了这种程度呢。

刘备原先在淮北,而下邳城外只有一条泗水,渔业资源不丰富,才导致刘备想不到捕捞收获能有这么大。

他现在的新地盘,淮阴可以截淮河、邗沟河口,广陵可以截邗沟、长江河口,这才是整个汉末渔业资源最好的点位,非常适合新技术的发挥。

诸葛瑾解释过流刺网的基本原理后,又告诉刘备,为什么这个地点非常好:“流刺网要发挥最大的价值,必须有每日周期性的洄游,最好还能利用潮汐涨落。

但寻常能被海潮影响的大江大河,都太过宽阔水深,无法安置流刺网,最多只能在江边浅滩设网,等退潮后露出水面捡一点鱼,渔网还十有七八会被潮水冲走。

但邗沟两端,天造地设就是洄游渔场。邗沟乃吴王夫差所开掘的人工运河,所以天然有个大问题,就是其无法确保两端分别连接长江和淮河的点位、水位一样高。

邗沟的两个河口北高南低,退潮时南口变得更浅,北边的淮河水会因为落差,往南冲入邗沟、入射阳泽,再流入长江。要不是中间有射阳泽这个大湖可以调蓄水位,怕是南段的邗沟水都能被长江抽干。

但如今我们为了捕鱼,恰好可以利用邗沟的河口下网。邗沟的深度比长江和其他天然河道都浅得多,水流量却不小,可以在流刺网底部挂上大石沉底,确保不会被冲走。如此只要有大鱼游过甚至是冲过河口,都能一网打尽!

只不过,今日是大潮之日,水势实在过于汹涌,我刚才不敢下网,想等潮水峰值过去再下网,专注捕捞退潮时那一波鱼。将军若有兴致,可随我一通观潮,顺便看看退潮后下网的渔获,究竟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