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舍弟诸葛亮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2章 会师关羽,叔侄重逢(2 / 3)

作品:《舍弟诸葛亮

诸葛瑾是被甘宁从睡梦中喊醒,才知道陈到得胜而归的。

他原本也想等候消息,但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会来,最后没扛住还是先睡了。

但不管怎么说,诸葛瑾的礼贤下士姿态还是很不错的,得到捷报、知悉伤损,立刻就亲自前去慰问。

诸葛瑾赶到时,医工已经把伤口重新用煮过放凉的草药水彻底清洗、上药包扎,并无大碍了。

诸葛瑾连忙慰问了伤情,陈到只说无碍,还眼巴巴地等着诸葛瑾问他战果。

但诸葛瑾哪里又能理解陈到的关切?

他反而觉得对方都受伤了,这时候要是还先问战果,岂不是显得自己很血汗资本家?

哪有员工工伤的时候,你问他KpI完成得怎么样的?

俩人就这么不得要领地拉扯客套了许久,最后还是门口又传来动静。

原来是诸葛亮也被人通知吵醒了,忙忙披衣前来慰问,就看到大哥和陈到的尬聊之状。

还是诸葛亮旁观者清,连忙问道:“叔至这等勇将,尚且浴血负伤,敌军必然极为众多,此战战果不小吧?不知斩获、俘虏各有多少?”

诸葛瑾脸色一变:“阿亮!先让叔至养伤才是,这些小事,何必现在问!”

没想到,陈到脸上的萎靡之色,却随着诸葛亮这句提问,顿时就扫去了数分。

甚至不顾左臂被划了一道刀口,依然用力一拱手,精神抖擞回答:“我军射杀了敌军主将,好像又是笮融的一个兄弟!斩获……”

然后又吧啦吧啦补充了一堆数字。

诸葛瑾惊疑地看着陈到,许久才反应过来,自己21世纪养成的人文关怀,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适用。

人家根本不在乎你压榨他,人家在乎的是你赏罚分明。

诸葛瑾不由抚了一下额头,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多少还有时代的鸿沟:“还是阿亮见事明白。叔至,是我不辨轻重缓急了,我明日便修书,建议征南将军升你为都尉。你且安心歇息,其余赏赐明日再议。”

诸葛瑾此前给甘宁封官,是直接口头承诺的,程序比陈到要简单的多。

因为甘宁是看在诸葛亮的面子上,以朋友身份来助拳,当时也只表态了先帮诸葛家,捞功升官,还没说要投奔刘备。

陈到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是诸葛瑾从刘备处借兵借来救叔的,救完叔父后,当然要把部队还回去。所以诸葛瑾只能是对刘备陈述陈到的功勋,建议刘备采纳。

陈到听了诸葛瑾这番认可,才算是神清气爽,回去休息了。

诸葛瑾内心不由感慨,而诸葛亮等众人散去,才轻轻建议:

“大哥,你从小便谦退克己,无欲无求,两三年不见,还多了些恻隐仁心。

但治军用人,可不能以己度人。你不在乎的,别人未必不在乎。你在乎的,别人未必也在乎。

叔至这些天,被兴霸屡立奇功所激,一直憋着一口气,伱难道没看出来么?连我都看出来了。

血性勇将,多半有争功好胜之念。这未必是贪婪于功名利禄、金银赏赐,只是想证明自己罢了。”

诸葛瑾心中警觉,诚恳点头叹道:

“确实,我还是不懂武将的欲求心境,这方面始终没有设身处地想过。

阿亮,这点我不如你。可喜可贺,才带兵十日,你已经有一个点超越我了。”

……

陈到因为受了点小伤,诸葛瑾次日倒是没好意思开口、调他去永修县换防关羽。

最后,还是诸葛亮看得清情况,他注意到陈到的伤其实挺轻微,主要是失了些血,加上体力透支。

至于那两条伤口,实在是很浅,估计几天就能愈合。

所以诸葛亮主动找到陈到,告诉他说“他如今受伤,如果留在柴桑,许久也不会被大哥调去执行作战任务,也就没有机会立功。

若是能去永修县换防关校尉,承担重任,那么只要守住永修城池,便是一件大功。将来如果我军能找到机会野战彻底击溃笮融,这封堵笮融侧翼的功劳,起码也能占两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