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三年之后又三年(1 / 4)

作品:《文盲顶流:摆烂三年,火成巨星

“……”

听完电话那头李成的叽叽歪歪,徐年老大不乐意的讲说:“什么情况啊,李导。”

“怎么能随随便便提前开工呢?”

“这么大一个剧组还有没有时间管理?还有没有计划?还有没有规矩?”

对面李成连忙打了个哈哈:“实在没法,我在内地待不下去,必须得去香港避风头。”

“唐探2的资方满世界追杀我,说什么这个那个的……”

徐年友善的给出建议:“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还是认命吧。反正这锅我不接啊。”

“你们天悦也有份!”李成当时就急了,“天悦也是资方!”

闻言,徐年眉头上扬:“那你这不是主动送上门来了吗?”

李成索性直接摊牌:“你别管这么多,反正明天下午开工。”

“行吧。”徐年想想还是同意了,“牺牲我两天的假期,记得加钱。”

听到这话,李成瞬间爽朗的笑了:“必须加,红包都准备好了!”

这个……大概这个就叫新时代的‘编导演’关系,导演和编剧都须在顶流演员面前低眉。

不过,虽然不论徐某待过的哪个剧组片场都有这么个光景,但跟新时代关系还真没关系。

其他顶流转型的演员在片场话语权重,说一不二,乃至陆明凯这种老戏骨能一言堂,基本都是因为带资进组,以及‘小剧组’图流量号召力。

所以这种形势下,话语权关系的转变,一部分是出于各取所需。

一部分是新时代人气数据化,很容易滋生一堆膨胀选手。

当然,这些都跟徐某没关系。

徐某正经靠的是个人魅力。

李成、庄辉、田文齐等导演,都正儿八经是上赶着来的。

真真的。

要不是有徐某,李成他一个拍文艺片拍到扑街的导演现在能抖起来?

他田文齐一个都没人投资的导演能随手打出20亿票房?

他庄辉……他庄辉且等着看吧……

至于额外的,李成为什么忽然要去香港避风头,除了开玩笑的成分,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

唐探2现在的票房属实有点太高了。

6天24亿,40亿票房已然稳如狗。

而这么夸张的总票房,甚至可能没有哪单个资方能拿到徐年那么多的分成。

毕竟投资最高的一方也只能分到15%,而这15%是需要先扣除院线分成等等。

重点是,李成跟徐年签订的总票房分成协议。

所以,在资方分钱之前,还特么需要先分给徐年总的%。

总之,现在的分成模式,片方所有人加起来的总分成比例都到不了总票房的30%。

而徐年一个人能拿%,什么概念呢,资方想要拿徐年这么多,起码要占分成的25%以上。

虽然票房越多,资方赚的越多,按照投资额,哪怕只是现在这点票房也大赚特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