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其次登场的是特别的《无间道》()(1 / 2)

作品:《文盲顶流:摆烂三年,火成巨星

“……”

当形势发展到海外市场开始上分的阶段,一切事前预料都已直接变成毫无意义。

因为事前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数据统计范畴加入了海外市场这个不好判断的变量。

以及,国内公司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并不全面,也不够精确。

也就意味着,海外市场发生什么都不可预料,都在意料之外,偏偏还都可以理解。

毕竟……抛开事实不谈,徐老爷有超过6000万的海外粉丝。

海外追星族稍微疯狂一点,人均购入一张数字专辑,也不犯毛病。

纵观徐某在北美的经历,那种次次疯狂到发癫的场面,一切似乎都变得合理起来了。

可以预见的是,《伍佰年》的市场表现、传唱度、历史意义等将全方位超出预期。

或许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成为全球唯一一张破亿销量的数字专辑也说不定。

总之,无论接下来的发展如何,以不到两小时1000万张的销量,《伍佰年》的火爆已成定局。

再说……就算孟朝浑身都是反骨,连血液里都充满反骨,也于事无补。

下一个行程已经开始了,身为经纪人,他必须排除万难先做好本职工作!

…………

考斯特缓缓靠近一栋楼前停着的几台车旁,车门打开,孟朝当先下车,笑容满面的与人招呼。

“孟哥,我们这边都准备好了。”

“好好好,钟老师那边呢?”

“我在呢。”钟家辉的声音从旁插入,接着他的脑壳从一台埃尔法车门处探出。

接着又笑呵呵的问:“徐老爷,怎么说啊。”

他比徐年大不了几岁,以前是称呼‘徐老师’,熟悉了以后短暂称呼过‘二大爷’,也不知道哪天被带偏的,忽然喊起了‘徐老爷’。

刚走到车门口的徐年听得轻笑出声:“直接开搞呗,用不着那么讲究时间。”

“反正凡事都有李大导演兜底,有问题,李导出面一个顶十。”

闻言,钟家辉也笑了起来:“好好好,跟着徐老爷走。”

徐老爷都开了口,孟朝他们一些团队成员自然不会拖沓,直接安排开来。

毕竟准备工作早都完成了的。

无非是稍稍早于原定时间开始宣传活动,影响不是很大。

不一会儿,徐年和钟家辉两人走出僻静处,在一些摄像大哥的跟随下,走上早就搭好的简易式露天舞台。

没有做额外的宣传,就这么简单粗暴的开始了。

因为……

这里是珠江新城最核心的板块,是花城最中心的城市花园——花城广场。

日常人流量本就不俗。

身处花城CBD的核心,周边全是核心写字楼,完全不缺观众。

更何况其实并不需要多少现场观众,说不好听点,现场观众最终只是充当传播媒介‘工具人’。

“哇,是徐年诶!”

“旁边是钟家辉,大新闻,肯定是大新闻,快去占位。”

“徐年!”

“老公老公,看看这边,我想跟你隔空合影!!!”

“徐年?卧槽,真能在花城偶遇到他啊!”

“我就说今天适合逛街吧,姐妹们,我亲眼见到徐年了!”

不同寻常的出场方式第一时间就被路人留意到了,接着尖叫声不绝于耳。

正经营业状态下的徐年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目光的焦点中心。

大概这个就叫做……优秀。

完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安排,有的人,光是站在大众视野范围内,就已经赢麻了。

无需出手,已是此间巅峰。

………

这点小场面,徐老爷显然能完全轻松写意的对待,整个人放松的很。

不紧不慢的与已经簇拥过来的路人们致意:“你们好,谢谢你们捧场。”

“大家也可以帮忙吆喝吆喝,就说徐某落魄了,马上要在街头卖艺了。”

在场路人们:“???”

他们第一时间甚至没想到要笑,有的只是满脸问号。

这特么别不是头套人吧?

真是徐年那个年头到年尾不容易见到人影子的顶流?

亚洲最帅?

我不信!

不少路人都不敢相信徐年比特么传闻中更特么生动活泼的形象。

摆烂不好说,混子是绝对的!

好在现场有人反应极快:“不是,徐年伱自己要街头卖艺就卖艺,怎么还带上我们家辉啊~”

“就是就是,我们家辉前途一片光明,怎么能跟你徐某在街头卖艺哦~”

“徐年你……落魄了怎么还带拉人下水的啊?拍视频曝光了!!!”

钟家辉光是最近就见过很多大场面,应付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嗐,徐老爷发话,我哪敢不从啊。”

“卖艺就卖艺,下水就下水,无所谓的事~”

简单的互动中,现场已然变得人山人海。

摄像机的闪光灯和一些手机的闪光灯都快比太阳还要亮了。

有意思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线下年粉带出来了节奏,现场明显不少是路人的人也很讲究秩序。

人是不老少,里三层外三层。

也相当喧嚣热闹。

但没有人挤人的现象,甚至还能看到点礼让。

对此,徐年很开心,于是给台下的孟朝丢了个眼神。

这种场面会随时关注着徐年的孟朝第一时间收到了信号。

也轻易get到了徐年的意思。

知道徐年有意稍稍宣传一下这个秩序场面……身为经纪人,孟朝对徐年的一些公开喜好还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