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朱元璋偷学朱棣,有点小聪明的女人(1 / 4)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明霞,你去东宫,把雄英带来。”

朱元璋突然开口。

马秀英狐疑看去,“怎么想起带雄英?”

朱元璋笑笑,“咱准备,年后就把雄英送去老四身边学习,在村里孩子眼中,雄英是老四唯一的小侄子,寄养在咱们家,这次去见老四,顺便带上,也合情合理吧?”

也让雄英和土桥村这些孩子们先熟悉着。

马秀英皱眉,“年后雄英也才五岁,是不是太早了些?雍鸣和祈婳还小,小夫妻两还要照顾两个小家伙。”

她不知,重八为何忽然变得这么急切。

朱元璋摆了摆手,遣退宫女太监后。

哎!

叹了口气,在外殿软榻坐下,拍着膝盖,自言自语,“咱也知道太早,可咱得为咱们百年之后考虑……”

老四已有远走之意。

涂节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警示标儿,若无包容老四之心,就不要给老四权力,不要用老四。

也不要迫害老四。

他对标儿还是有信心的。

即便包容不了老四,也会给老四一条生路。

可他知道老四的才能。

放任老四离开,是大明的损失,朱家的损失。

……

“早点把雄英送到老四身边,他们叔侄,最好培养出不似父子,胜似父子的感情,将来我们不在了,雄英就是老四和标儿之间的纽带,充当类似我们的作用。”

退一万步讲。

只要培养出这种感情。

雄英在!

老四就会牵挂!

大明遇到迈不过的坎儿,雄英向他四叔张口求援。

老四总会回来帮忙的。

文可震慑朝堂。

武可挂帅出征。

只要老四在,标儿和雄英就有退路,有依靠。

……

老四陪雄英辽东之行。

他暗中安排老五,偷偷观察,悄悄记录,老四和雄英一路相处的点点滴滴。

为此事,老五现在还内疚呢。

老四晚上被雄英大水漫灌。

白天给雄英洗衣服。

……

等等一系列,做的太好了。

好到,他都无法判断,是单纯身为四叔的责任心使然,还是有了感情。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雄英对这个四叔有了感情。

对此,他倒一点儿都不奇怪。

标儿和大儿媳,虽然是父母,可没让雄英晚上大水漫灌过,也从未给雄英洗过衣服。

……

马秀英听明白了,“你不是决定,老四明年考中进士,就让老四去地方为官历练吗?难道雄英也跟着去?”

到时候,可不会在应天府境内了。

朱元璋断然道:“跟着!标儿和咱们大儿媳就算不舍,咱也要强硬干预!”

且不说胜似父子的叔侄感情。

就是雄英能学到老四一半的本事和性格,标儿和大儿媳将来都得感谢他这个决定。

老四身上有些东西,是大儒教不了的。

而大儒能教的四书五经。

老四和妙云丫头却能胜任。

……

“祖父,祖母……”

某刻,外面传来欢喜叫喊声。

朱元璋、马秀英结束谈话,扭头……

就见一个小家伙,跑的额头都出汗了,高兴笑着出现在殿门外。

明霞在后面追着提醒,“太孙,慢点,小心门槛。”

朱雄英双脚并在一起,一蹦跳过门槛,小跑着扑倒朱元璋膝盖上,“祖父,是去见四叔吗?”

朱元璋见朱雄英纯净眼中,满眼期待,故意笑问:“雄英想见四叔吗?”

“嗯嗯嗯!”朱雄英小脑袋连连点着,“我跟母亲回姥爷家,亲眼看了,春晓把耿瑄吓得跌倒,还见了采绿他们,我想去和他们说话,母亲不让。”

马秀英瞧着朱雄英说到最后,一脸不高兴,揉着小脑袋,笑道:“你当时要是去了,暴露了身份,就不能去四叔身边,跟着四叔学习了,你娘是为你考虑。”

前几天,大儿媳回娘家好几日,他们知道。

也知道原因。

“母亲就是这么说的。”朱雄英点点头,然后催促:“祖父,我们快点走吧!”

“好好好,出发!”

朱元璋起身,抱起朱雄英,笑着往外走去。

明霞跟在后面,开心笑道:“娘娘,我去东宫,太孙听到要去见殿下,高兴的不得了,太子妃给太孙换衣服时,太孙一个劲儿催促。”

太孙和殿下感情这么好。

将来,殿下和王妃就是安全的。

她特别高兴。

马秀英瞥了眼明霞,笑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