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横推碾压北上!(1 / 3)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赤尾屿。

砰砰砰……

两百艘海军战船,在赤尾屿西北部一字排开,半包围抵近赤尾屿海岸边。

右舷七百多门火炮,朝着海岸轰鸣。

数十艘海盗大小战船,在弹丸溅起的高高浪花中狼狈突围。

俞靖哼着小曲,站在旗舰右舷观察着,满脸轻松写意,命令道:“传令各舰,逐步包围海盗!哪个方向让海盗溜走,附近战船都要打扫所有战船一个月!”

三幅桅杆中间,最高的桅杆上方,令兵吹响号角吸引周围各舰注意后,开始打出旗语。

绵延在海岸线,一字排开的各舰战船,接到命令后,开始彼此间拉近距离,同时更加靠向海岸线,缩小包围。

砰砰砰……

火炮轰鸣更加激烈。

随着战船火力交叉射击越来越密集。

弹丸命中率也开始明显增加。

“击中了!”

“击中一艘海盗船桅杆!”

……

孩子们站在甲板上,观察着战况,激动大喊。

从福建跟随朱棣回朝的商贾豪强凑在沈至身边,全都惊的微微张嘴。

“王爷的海军成形,从此之后,这四海之上,再无海盗!”

“此等火炮战船,何止四海之上没有海盗,未来,这四海之上,必将以王爷为尊!”

“朝廷全面开海,恐怕也迫在眉睫了!”

……

“沈少爷。”

沈至闻言转头,搭话之人他认识。

在一群福建商贾豪强中。

他与对方也算是老乡。

对方出自江浙宁波府,这些年,悄悄跑到福建,和福建豪强一起参股搞海贸。

沈至笑道:“王东家,有什么事吗?”

王东家小心翼翼看了眼,站在旁侧的朱棣,试探询问:“朝廷何时才会彻底放开海禁,咱们江浙地区的同仁,都盼着这一天。”

“若是朝廷放开海禁,你们愿意付出什么?”朱棣转头。

两百艘战船,剿灭一伙只有数十艘战船的海盗。

俞靖若是打不好。

他会直接栓根绳子,把俞靖丢到海里,让他冷静冷静。

其实,他早想这么做了。

俞靖年轻。

有冲劲儿是好事。

可也不够稳重。

这些年,随着大海军建设越来越完善。

这货,就越来越飘了。

相比歼灭海盗,江浙豪强提出的问题更吸引他。

豪强们见朱棣开口,瞬间停止议论。

王东家见朱棣看来,忙低头拱手,“不知王爷需要江浙地方付出什么?”

“王爷,朝廷对江浙的税赋很重,我们江浙苦啊!王爷若能说服朝廷全面放开海禁,江浙地方,一定能给朝廷贡献更多税赋,江浙千万百姓,也一定会心悦诚服朝廷……”

他很清楚这位王爷的能量。

若是王爷肯为江浙百姓说句话。

或许,真有可能全面放开海禁。

朱棣玩笑道:“这么说来,现在江浙千万百姓,对朝廷并非心悦诚服?”

噗通!

王东家面色瞬变,腿一软,吓得跪倒:“王爷,小人胡言乱语,王爷莫怪,王爷莫怪……”

朱棣走过去,亲自把人扶起。

对方也没说错。

老头子对江浙收取高于天下其他各地的税赋。

江浙上上下下,嘴上不敢说,心里是有怨气的。

“本王就是与你开个玩笑,同时也是提醒你,如果想要为江浙谋求福祉,有些话,就千万不要说。”

王东家擦着额头冷汗,连连点头。

朱棣继续道:“如果,我希望江浙地区推行乡土村社,并且,所有从海贸这条产业链赚钱的人,都要进行雇工身股制改造,伱觉有几分可能性?”

江浙地区,乡土村社推行的一直不顺利。

除了沈家在周庄搞得有声有色。

据他听到的消息,朝廷派去江浙地区的官员,几年了,一直无法推动乡土村社。

很大原因,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首先,朝廷对江浙地区收取的工农商高税赋,导致江浙上上下下对朝廷都十分抵触。

百姓根本不信朝廷。

士绅又在其中添油加醋,引导百姓。

那几个朝廷寄予厚望的县令,又没有魄力。

其次,江浙地区这几年,整体风调雨顺,百姓虽然在高税赋下,生活压力沉重。

可到底比其他地方百姓强一点。

大多数百姓,无论佃户,还是自耕农,勉强都能吃一口饱饭。

求变的动力不强。

更担心,朝廷胡搞乱搞,连现在的日子都过不上。

朱棣看向十几个江浙豪强,“这些年,福建的变化,你们都看在眼里,相信你们也很清楚,乡土村社一旦建成后,整合人力物力,对海贸的强大推动力……”

江浙豪强连连点头。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如果江浙地区不尽快搞乡土村社,即便铲除海盗,朝廷彻底开海,你们江浙即便拥有鱼米之乡美称,物产丰富,将来也会在海贸竞争中,落后于福建……”

江浙豪强,看着福建同仁,微微挺胸,唇角浮现笑容。

面色不由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