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检劈枪式!(1 / 4)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这回,我带你们去见见太子……”

汤和忽然转头说的话,让丘福、朱能全都愣怔了。

他们并不想和太子产生过多联系。

汤和见两人脸上,下意识,一闪而逝的抵触,微微皱眉,笑问:“怎么,你们身为大明武将,竟然不想亲近未来储君?”

他还是低估了,两人和老四的关系。

丘福、朱能对视。

丘福抱拳道:“总兵,其实……其实我们想将来去追随燕王!”

刚才已经暴露了太多。

但结义之事绝不能说。

养寇计,更要一辈子埋藏在心底。

哪怕,老四做这件事,对朝廷而言,本身出发点是好的。

但老四的行为,实则已经越俎代庖,越权了。

陛下或许不会多想。

可太子呢?

哎!

汤和默默叹了口气,看着二人。

这两年轻小将他十分看好。

他、徐达这些人,算是大明武将中的第一代,跟随朱皇帝,开创、奠定了大明军。

蓝玉、沐英这些中青代,算是第二梯队。

他们这些第一代的老家伙,终究是要退位让贤的。

而且,未来的战争,也未必是他们这些老家伙能玩转的。

一年前回朝,和朱皇帝商讨在辽东方面,驱逐纳哈出时,参观正在组建的新军,他就敏锐察觉到,战争模式变了。

他们这些老家伙,将来知趣点,应该主动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如果继续眷恋权位,不但是占着位置不拉屎。

将来,还很有可能,在战场上,狠狠栽跟头。

他可不想着,前半生打下的一世英名,因为贪恋权位,将来狠狠栽跟头,成为天下笑话。

他们这些老家伙,无论愿不愿意,将来都要退出权力舞台。

他估摸着,也就十几年的时间了。

他们退了,蓝玉、沐英这些中青代,第二梯队势必就要完全走上军中最前台。

可第三代呢?

老四麾下,一些年轻人已经展露头角了。

比如谭渊、张武、周浪……

跟随老四从草原回来那五百多人,可是一批优秀的年轻种子。

据悉,现在都被编入陆军第一镇、第一混成协,担任中高级将领。

就朱家老四调教将领的手段,这些将领,未来可期!

明日的检阅、对抗演练,或许就能看出更多端倪了。

所以他对明日十分期待,尤其是对抗演练。

可朝廷这边呢?

或许是他们这些老家伙,和蓝玉、沐英这些中青代光芒太耀眼,也很少有年轻将领表现的机会。

这些年。

崭露头角,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少之又少。

也就丘福、朱能,外加还有一个名声开始凸显的瞿能。

相比大明百万雄狮。

年轻一代就这么三个表现亮眼的将领,是不是太少了?

看看他们这一代。

名将勇将有多少?

至于他们这些功勋之家的二代子弟?

老三家的辉祖,虽然没有展露军事方面的才华,可这些年跟着老四,应该学到东西了。

他家?

算了,不说也罢。

都是些中人之姿。

安安分分,老老实实,守着他挣下的这份家业,凭资历和苦劳,不被淘汰出大明权力层就行。

……

作为大明军的缔造者之一。

他也想在退位让贤前,为这支军队做点什么。

现在,丘福、朱能竟告诉他,想追随老四出海?

这怎么能行!

“陛下对你们恩厚如山,你们就是这么报答陛下!”汤和有些激动,“老四他缺你们两个?”

丘福、朱能都想跟着老四出海。

让他看到了一种十分不好的苗头。

丘福、朱能或许是因和老四关系亲厚。

可,是否,大明境内,一些真正拔尖的人才,更喜欢老四那边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极有可能的!

长此以往下去,对大明来说,这可不是好事。

丘福、朱能没想到,汤和情绪这么激动。

相互对视,苦笑不敢再说话。

汤和看了眼二人,没说话,径直带着二人来到东宫。

……

朱标书房。

“太子,中山侯带丘福、朱能回朝求见。”

朱标等人正在书房议事,外面值守的人匆匆进来汇报。

朱标微微愣怔,随即,快步往殿外走去,看到汤和时,笑道:“二叔,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汤和看着意气风发的朱标,不由笑了。

他能清晰感觉到。

太子这些年变化很大。

笑道:“刚回来,来给太子请安,听说太子正带着新军将领……”

“二哥,你可是赶上了。”蓝玉笑着打趣。

两方人进入书房后。

汤和给朱标介绍了丘福、朱能。

“拜见太子。”

朱标笑着扶住二人,“孤早听说你们了,说起来,你们才是咱们大明军中,率先开始革新的人,来,孤给你们介绍一下新军将领……”

话中,朱标拉着二人来到蓝玉、沐英等人面前。

“东宫卫率统制,永昌侯蓝玉……”

“标统常茂。”

……

“京营新军统制王佐,协统李景隆,标统瞿能……”

朱标十分热情的给丘福、瞿能介绍着朝中新军将领。

双方一一见面后。

朱标转入正题,让蓝玉、沐英重新介绍检阅和对抗演练流程。

……

陆军第一镇大营。

朱棣已经听取谭渊等人对检阅流程的安排,笑道:“就按照你们说的布置,让孩子们走第一方阵……”

话中,朱棣看向东旭、雄英几个大孩子,笑着打趣:“可别紧张。”

杨东旭、朱雄英站在朱棣身边,自信笑笑。

朱棣笑着回头,继续道:“接下来说说对抗演练,朝廷是怎么安排对抗演练的?”

昨天回来后,一直都在忙。

他还真不知,对抗演练的内容。

只是陪老头子出宫,秘密参观海军战船时,老头子提及,已经派人把对抗演练的内容,送到陆军第一镇大营了。

谭渊忙拿出一张应天府地图。

朱棣看着上面标注,微微惊讶。

谭渊介绍道:“朝廷这次的对抗演练,搞得好大,检阅结束后,由我部、太子卫率以及京营新军抽调组建的一支新军,总共三支新军,从金陵出发,三支军队,率先要长途行军,抢占溧水县……”

“哪支新军先抢占溧水县,就是防守方,剩下的两支新军就是进攻方……”

……

“没有抢占溧水的两支新军,在野战对抗环节,要轮番,与抢占一方完成最终的对抗演练。”

……

朱棣暗暗惊讶。

怪不得谭渊都惊讶:搞得好大。

这次对抗演练,不是他设想的,两支军队,摆开阵仗打一打。

其中还涉及了长途奔袭。

从金陵前往溧水。

一条最适合行军的官道不准使用,其他道路,可不好走。

而且设计的十分巧妙。

如果陆军第一镇抢占溧水成功。

是可以先拿到对抗演练,第一阶段甲等成绩。

可接下来的野战,就要承受,太子卫率和京营新军的轮番进攻了。

本次对抗演练,涉及了行军、进攻……

他可以十分肯定。

恐怕,有史以来,都没搞过这种对抗演练。

看得出来,父皇是想看真东西。

朱棣目光环视众人,笑问:“你们呢?有什么想法,很明显,如果我们陆军第一镇抢占溧水,接下来的野战中,就要承受太子卫率、京营新军的轮番进攻,我们要不要争取抢占溧水?敢不敢抢占溧水?”

哗啦!

谭渊为首的将士们,整齐划一起身立正,“敢!”

朱棣笑了,“既然你们都想试一试,抢一抢溧水,那好,就按照这个目标准备,拿出训练中所有的看家本领!”

“遵命!”

……

朱棣又与谭渊等人商量了一会儿,然后才从军营出来。

刚出大营。

就见一个少年郎,站在营外张头探脑。

“民丰!”

刘民丰循声看去,见到朱棣时,顿时高兴笑了,快步跑过去,“师傅!”

朱棣看着面前的大小伙子,笑道:“来了大营,怎么不进去?”

刘民丰挠了挠头,“师傅,我这不是没脸嘛,师傅回来,我都没第一时间去迎接。”

朱棣笑着瞪了眼。

春晓已经和他说了。

民丰跟着王老先生出诊,没赶得及。

“你现在是郎中,救死扶伤是你的第一要务,你做的很好。”朱棣勉励一句。

民丰顿时笑了。

朱棣笑骂:“东旭他们都在里面,快点进去,师傅给你留了一套军服,等检阅、演练结束后,师傅回村看你们成婚,北征后,你就跟着大军北上,在军中历练……”

民丰听着朱棣安排,眼睛顿时微红。

这么多年。

他都不在师傅师娘身边。

可师傅还想着他。

其实,刚才他不敢进军营。

就是怕。

忐忑。

怕师傅疏远自己。

怕自己再也融入不了,曾今师傅、师娘带着他们一群孩子的群体中。

他害怕、恐惧失去过去那份懵懂,却让人十分回味的青葱美好。

“师傅……”

“民丰!”

“民丰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