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朱标与步炮协同!(1 / 3)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樉、朱棡对视,也悄悄看向朱标。

偏师报捷令兵传回的内容十分详细。

包含了皇弟们如何攻克阴山的种种。

虽说,真正一锤定音,攻克阴山,是老四率领第一协奔袭的结果。

但任谁都无法忽视,兄弟们此番进攻阴山过程中,可圈可点的亮点。

身先士卒!

拉宽宽正面。

火力倒打,一举打破元军的地理优势,双方犬牙交错缠住元军。

为陆军第一镇第一协,全歼这一伍元军精锐步卒,为老四收拢了一万俘虏,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谭渊等人的引导,以及三叔的提点下。

兄弟们的进步十分明显,表现相当亮眼。

这才只是刚开始。

接下来,跟着老四不断旁观学习,同时还能得到老四言传身教指导。

这一战打完。

兄弟们就因为跟着老四,领兵方面的成长,恐怕要远远把他们和大哥甩在后面吧?

……

朱标察觉,随着议论声渐渐平息,一道道目光投射而来。

起身……

刹那。

议事厅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朱标笑道:“皇弟们可塑性很高,没有给老四拖后腿,孤现在可以完全放心了,按照原定计划,留下一部,驻守张北城,余下各部,马上收拾,追赶前锋……”

‘太子着急了?’

诸将心潮澎湃之余,暗暗揣测着朱标的心思。

哗啦!

朱标话音刚落,诸将纷纷起身,“遵命!”

领命后,迅速离开。

胡惟庸、吕本走在后面。

吕本咬牙道:“三峡口那么艰险的地形,竟然让朱四郎两天时间就突破了……”

胡惟庸预估中。

朱四郎会在三峡口遭到猛烈阻击,偏师会损失惨重。

如今呢?

整个三峡口之战,仅仅耗时两天!

诸皇子还表现的可圈可点!

朱四郎风头强劲也就罢了。

此人是真的有能力。

可现在,就连那些资质平庸的皇子,就因跟着朱四郎,都抢先于太子,立下功勋。

他实在难以想象。

此战捷报传回金陵后,会引起何等轰动。

朱四郎打胜仗,对于大明很多人来说,虽然高兴,却不惊讶。

可诸皇子跟随朱四郎首战,就表现的可圈可点。

他都能想象到,朱皇帝听闻此消息后,手舞足蹈,更加喜爱朱四郎的模样!

……

“这些昔日闯入我中原华夏大地,推翻宋朝的蒙古人,看来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胡惟庸听闻这种结论,瞥了眼吕本。

朱四郎厉害。

不能把错归咎于北元不够厉害。

根据偏师报捷令兵汇报。

三峡口北元领兵将领马哈木的指挥能力并不弱。

即便诸王拉大正宽面,摊薄元军线性上的兵力厚度,又结合朱四郎提出的火力倒打战术。

打破北元军地形优势。

形成犬牙交错的混乱。

那一晚,若无朱四郎突然奔袭而至。

大概率,也不可能攻克阴山。

最多,就是大规模杀伤元军罢了。

三峡口两天被攻克。

说到底,是朱四郎从张北出发后,就发起的奔袭所致。

谁能想到,朱四郎率领一支步军,竟然乘坐马车,往返六百里奔袭。

步军+马车……

这还是朱四郎的马车不够多。

若是朱四郎能腾出七八百辆马车。

马车承载陆军第一镇全部士兵,都不用偷袭了。

直接奔冲到三峡口背面,以陆军第一镇发起猛攻,三峡口前后对进,元军的损失、伤亡会更大。

甚至,三峡口东边,蒙古高原形成的连绵起伏地形中,隐藏的两万余蒙古骑兵,都可能被朱四郎吞掉!

根据已有信息。

他复盘。

朱四郎之所以没有这样打。

说白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是辎重保障,朱四郎偏师一路都十分少。

此番出塞的民夫,朝廷是按照一比一配属的。

一个将士,配属一个民夫。

而朱四郎偏师,只带走了八万民夫。

各类蓄力车也少。

所以,谁要是因为朱四郎轻易攻克三峡口,而轻视元军,一定会吃大亏!

太子呢?

太子是不是有些轻视元军了?

“胡相!”

胡惟庸闻声转头,含笑拱手,“吕大人,怎么了?”

吕本看了看左右,确定无人后,压声道:“接下来,咱们主力接触元军,胡相一定要帮太子出谋划策,打几个漂亮仗!”

被朱四郎的风头压着不行。

被诸皇子的风头压着更不行!

胡惟庸含笑点头。

他比谁都希望,太子此战光耀天下!

太子的光芒,彻底将朱四郎在大明的光芒完全遮盖!

……

又两日后。

朱标带着吕本胡惟庸,在千余亲兵护卫下,赶上前锋。

前锋大营。

“拜见太子!”

朱标风尘仆仆入内后,在帅位落座,看着汤和、蓝玉、沐英等人,第一时间开口询问:“和元军接触了吗?”

蓝玉跨列站出来汇报:“禀太子,有十几次小规模的斥候接触,双方厮杀,互有胜负。”

“此刻,脱古思帖木儿的大军,正在好陈察哈尔中央,好陈察哈尔的部落牧民兵,正在不断向脱古思帖木儿集结,同时,部落都在撤离战场,应该是想要坚壁清野……”

朱标认真听着。

待蓝玉介绍完当前形势后,点点头,含笑道:“孤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偏师仅用两天时间,就攻克三峡口,元军一万五千步军被击溃,老四他们,光是俘虏,就抓了将近万余!”

嘶!

倒吸凉气声响起。

蓝玉、沐英瞪大眼。

蓝玉忙追问:“太子,燕王如何攻克三峡口?”

三峡口的地形地貌他知道。

虽然对朱老四攻克三峡口有信心。

但也从未想过,朱老四仅用两天时间就攻克!

朱老四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难道,又是靠陆军第一镇猛打猛冲?

这也太厉害了点吧?

“此战有两个亮点。”朱标看着诸将目光纷纷惊讶看来,含笑道:“一,老四陆军第一镇第一协,乘坐马车,六百里奔袭……”

汤和微微颔首。

蓝玉、沐英听闻后,眼睛不由一亮。

给步军的两条腿,装上车轮子,发起奔雷般奔袭?

这朱老四脑子可真够灵活。

……

“第二个亮点,则是周王等人,拉大正宽面,以及火力倒打……”

在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

就连常茂听闻三峡口战役整个经过,也明白为何能在两天内攻克三峡口。

朱标给众人留出时间消化这个消息。

片刻后。

啪啪……

拍了拍手,将众人注意力吸引而来。

“三峡口一战已经证明,周王等人不会成为燕王的累赘,偏师一路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吸引元军主力的重任。”

“我们主力这一路,也可以放心大胆的积极寻找脱古思帖木儿,发起进攻。”

“现在,孤命令!”

汤和微微皱眉,余光看向意气风发起身的朱标。

‘太子爷不征询大家意见,要直接下令了?’

所有人慌忙起身同时,不安腹语。

蓝玉、沐英对视一眼,暂时没有说话。

即便有什么话,这个时候也不合适说。

毕竟,太子都明显表示要下令了。

现在发声怎么说?

阻止太子吗?

朱标把众人神情看在眼里,自信一笑,吩咐道:“蓝玉、沐英!”

“末将在!”

朱标看着二人,“你二人统帅东宫卫率、京营第一镇、第二镇、第三镇新军,与孤马上出发,先锋改为中路军,由傅友德将军统帅,中路军要距离前锋四支新军三十里……”

朱标还在继续下达命令。

汤和、蓝玉等人脸色却已经变了。

太子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

把四镇新军当做诱饵。

中路距离先锋四镇新军相隔三十里。

后路主力距离先锋至少六十里。

元军忍不住发起进攻的话。

中路除了两万骑兵能在一个时辰之内赶到,先锋就再无援兵了。

太子自信,能凭借四镇新军,加上两万骑兵,打赢元军?

众人隐晦看向汤和,蓝玉、沐英三人。

此时此刻,勉强有资格让太子改变主意的,也只有这三人了。

汤和仿若没有看到诸将紧张眼神,抱拳领命:“臣遵旨!”

“末将遵命!”

蓝玉、沐英也大声领命。

随即,前锋开始分兵。

四镇新军以蓝玉、沐英为主将,跟随朱标启程。

傅友德统帅的中路大军,将领们目视朱标领兵离开,纷纷担忧埋怨。

“太子爷这般冒险,中山侯、永昌侯、西平侯怎么也不阻止!”

“太子是不是太托大,太急切了?”

“太子如此急切,还不是因为某些人!真是太不懂事了!”

……

“闭嘴!”

傅友德扭头怒叱一声。

诸将瞬间安静。

傅友德眼神扫过诸将,眼底浓浓忧虑一闪而逝。

这一战,从一开始,大明军中内部,就存在太多隐患了。

太子如今,又一改以往的稳重定力。

真让人担心啊!

……

傅友德强行收敛思绪,严肃吩咐道:“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回去约束好自己的队伍,随时等候开拔命令,若是再让我听到,有人扰乱军心,离间袍泽之情,休怪本将无情!”

……

话罢,傅友德黑着脸,甩袖往大营内而去。

转身瞬间,眼神忧虑往朱标离开方向看了眼。

……

前锋大军后方。

吕本和胡惟庸骑马随行。

吕本看着汤和、沐英、蓝玉三人策马往朱标的方向而去。

满脸担忧,低语:“胡相,太子是不是太着急了?”

他希望看到朱四郎予以太子太大压力,太子开始反击。

可不是现在这种。

即便想证明自己,也不用这么鲁莽吧?

……

胡惟庸没有回答吕本。

目光紧盯着朱标背影,腹语琢磨,‘周王等人,都打出可圈可点的战果,太子失去战略定力了?若如此,这位太子,也不过尔尔!’

曾今。

他觉得,朱标比曹魏的曹丕,更有战略定力。

可现在……

可惜了。

曹魏没有朱四郎。

而朱明则有一个朱四郎。

要不然,他胡惟庸也能做一做司马懿!

……

“二叔,你们想问什么,问吧?”朱标见汤和三人欲言又止,笑道。

汤和笑笑,故作好奇道:“太子是不是已经有了,即便元军进攻,都战而胜之的计策,我这个老家伙,心好像猫爪子挠,还望太子能满足我的好奇心。”

蓝玉、沐英虽然担心。

可听闻汤和这番话,不由笑了。

蓝玉更是感慨。

这几句话看似简单。

他就没想到,可以如此说。

即保证了太子的面子。

还委婉发出征询。

军中这几位领袖。

二哥滑,善于人际。

三哥实诚。

他姐夫常遇春,勇!

各有各的优点。

朱标笑笑,点头道:“若是遇到元军,咱们四镇新军,五万多人,有骑兵八千……”

朝廷的新军。

骑兵标和陆军第一镇略微不同。

战马充足。

骑兵标不是陆军第一镇那种每营三百多,总计一千二的小标。

而是两千多人的大标。

这也是朱棣提议的。

朝廷军队,最主要的敌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周围的游牧民族。

一千二的小规模骑兵标不合适。

而且,朝廷也不像东番,缺少战马。

有能力,配置两千人的骑兵标。

“四万多支火铳,四个炮营,总计火炮144门……”

话中,朱标转身,指着行进中的将士们,意气风发道:“这样一支强军,即便元朝进攻,咱们也没什么可怕的,四个火炮营,陈列在后方,分为三段,率先炮击,步军火铳兵,跟着炮点,三段射击冲锋……”

火炮炮击,掩护步军火铳兵排枪冲锋?

这是什么战术?

朱老四的新军操典中,并无这种战术!

蓝玉委婉询问:“太子,这是什么战术?”

朱标含笑道:“步炮,步骑协同!”

步炮,步骑协同?

汤和三人琢磨着,朱标这一战术,来源于哪本兵书。

是否可行。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