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朱棣的态度:亲兄弟明算账!(1 / 4)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海平面上。

一艘艘战船,乘风破浪靠近鸡笼屿。

御船舰首甲板。

朱元璋、朱标带着朱家一众皇族家眷,远远眺望,远处,出现在视线内,郁郁葱葱的陆地。

两山相夹间,海面向内延伸。

‘这就是鸡笼屿吗?’

两天航行,所有人基本都见识了一些大海凶险。

看到两山相夹的海湾,不约而同暗暗松了口气,心头忽的升起一股安稳感。

所有人,都好奇打量着,随着战船靠近,越来越大的岛屿。

“父亲,快看,有船出来了!”

朱允炆突然指着海湾内,驶出来的两个小黑点,大喊。

暗暗得意腹语:看吧,朝廷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上国,不但四叔得去江浙迎接,现在到了鸡笼屿四叔地盘,四叔麾下的人,也得眼巴巴上赶着讨好朝廷。

外公说,四叔和大明切割后,想让燕藩和大明地位齐平,永远不可能成真。

外公果然没说错。

想着……

朱允炆微微仰头,眼神余光看了眼朱元璋、马秀英身边站着,和采绿小声叽叽喳喳,听不清说些什么的雍鸣和祈婳。

他们兄妹,在他面前,永远要低人一等!

因为他的父亲是大明储君!

未来的皇帝!

而朱雍鸣兄妹的父亲,只是皇祖父许许多多儿子中的一个罢了。

他们再被皇祖父、皇祖母宠着又如何!

……

“四哥过来了。”

众人都在默默打量鸡笼屿时,一位皇女看到朱棣乘坐一艘小船从旗舰而来,大喊一声。

朱元璋等人注视下,朱棣登上御船,快步来到朱元璋面前,抱拳,“父皇,入港之前,海湾两侧山头的岸防炮会为父皇演示炮击,父皇要看吗?”

朱元璋含笑瞪了眼,“来了你的治下,听你的安排,我们只带了眼睛和耳朵,你随意安排。”

朱棣笑笑,冲下方送他来的小船打了个手势。

很快,整个舰队,就在相距海湾入海口大约十二三里的位置停下。

“这是要做什么?”

“是啊,怎么不走了,咱们还想看看他燕王的鸡笼屿到底如何,怎么到了家门口,停下来了,不让咱们进了?”

“是不是自觉无法和咱们中原的坚城相比?”

……

另一艘大船上,百官看着整个船队停下来,纷纷打趣。

朱四郎的确有能力不假。

这些年,搞出一支无敌舰队。

一支数万人新式陆军。

可他搞到的那点钱,恐怕也全都花在这上面了吧?

鸡笼屿内部别说城池了。

恐怕像样点的建筑也没有吧?

李善长冲站在不远处的船东招手,众人纷纷息声。

船东走来后。

李善长询问:“这是要做什么?”

船东笑着微微躬身,“禀韩国公,刚刚咱们周围的战船打出旗语,马上要进行岸防炮炮击演示,那艘正在被拖拽而来的船只,应该就是靶船……”

百官脸色瞬间难堪。

“这是要给咱们下马威吗?”

“岸防炮架设在山梁上,这么远的距离,能打中这样一艘小船?”

“倒要看看!”

“对,倒是要看看,被锦衣卫吹得天花乱坠的燕藩岸防炮,到底如何!”

……

这艘船上,李善长等人怀着好奇,可其他官员,全都义愤填膺,满脸怒色。

不就是火炮嘛。

朝廷难道没有?

奇淫巧技!

吕本坐在轮椅上,和胡惟庸都没说话,相互对视一眼,看向越来越靠近的靶船。

御船上。

朱元璋看着靶船在三里外停下,拖拽靶船的海军战船前往朱棣的旗舰,接收旗舰发出的命令后,向海湾驶去。

扭头询问:“老四,这么远的距离,伱们的岸防炮真能够得到靶船?”

他目测了一下。

靶船距海湾入海口的距离,至少十里。

十里啊!

人徒步行进,大约也要三四炷香时间!

火炮竟然能打这么远的距离?

火器的威力就这么大?

他从未小觑火器威力。

灭元时期,他的军中就已经运用火器。

这些年,老四编练的新军,管身铜炮、来福铳更是证明了火器的威力。

可十里的距离,他还是有些不信。

这些消息,锦衣卫有汇报。

可他始终还是抱有怀疑。

朱标等人也全都看向朱棣。

实在是这个距离,目视一下,总觉不可能。

朱棣含笑道:“父皇,这款岸防炮的有效射程是八里,不过由于架设在两侧山梁上,地势高的缘故,有效射程可以达到十一里左右……”

就在朱棣给朱元璋等人讲解时。

两侧山梁炮台内。

闻奇等炮兵营管带和海军一群操炮手,围着长约一丈,米的巨型火炮,馋的流口水。

“这种火炮,咱们陆军什么时候能配置就好了。”

“老闻,别做梦了,一吨重,就算真给你们配置,你们陆军用什么牵引这种巨炮?战马嘛?”

“哈哈……”

“对对对,老闻你就别做梦了,要我说,这种巨炮或许我们海军还有机会使用,我们海军的战船,就那艘旗舰,最大载重三十吨,只要解决船体坚固性的问题,或许能安装这种巨炮,除了我们海军,你们陆军绝不可能!”

……

就当一群海陆军将校争论时,传令兵气喘吁吁从山下跑上来。

大喊道:“王爷令,开始炮击演练!”

海陆军将校纷纷撤离炮台。

闻奇等人经过东旭身边时,都笑着拍拍东旭肩膀,鼓励道:“不要紧张,咱们这巨炮,即便打不准靶船,声势也足够大!”

东旭含笑点头,十分感谢这些叔伯的鼓励。

他也不清楚,他这几个月,依据陆军使用的炮击标尺,进行改进的岸防炮标尺有没有用。

因为口径、弹丸大小、重量,以及装药量的不同。

他也无法保证,刚刚完成的岸防炮标尺,精度如何。

他只是根据两种火炮,口径、弹丸、装药量的倍数关系,对原来的标尺进行了重新调整修正。

对于弹道学,他现在也只有粗浅的实践经验。

陆军使用的这套标尺,是闻叔配合他,打出了整整五百三十四发弹丸,通过反复测量总结出来的。

他虽然把弹道拆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并且证明了,垂直方向的落地时间,和弹丸的重量无关。

下落速度和时间似乎成正相关。

……

但他现在被时间这个问题给卡住了。

现在他能找到的各种计时工具的精度太差。

根本无法有效总结,速度和时间的具体关系。

他正在想办法寻找解决办法……

……

东旭怀着忐忑,顺着被清理出的射击通道,一会儿眯眼目测海面靶船方向,一会儿把标尺紧贴在炮管上测量。

片刻后,大声道:“向左两个身位,炮口仰角调高一个标尺刻度!”

瞧瞧,这就是他现在遇到的麻烦。

就连调整火炮的单位,他都没有统一完善。

……

炮台外侧。

闻奇等人,看着杨东旭指挥下,岸防营将士有人使用转盘调整炮口仰角、左右。

不由微微点头。

闻奇扭头对海军袍泽笑道:“别看东旭这小子年轻,他给我们陆军搞出来的那套标尺很管用……”

一群海军管带听闻奇嘚瑟,唇角不由抽抽。

他们海军和陆军不同。

相比命准率。

他们海军大海作战,更讲究炮击速度。

炮击速度提升了炮击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