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五年之约(1 / 5)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朱标营帐。

朱标站在帐篷门口,透过有序林立的帐篷间隙,看着朱元璋和朱棣走在一起,时不时闪现的身影。

这段时间,父皇经常这样和老四单独相处。

随同父皇南巡的兄弟们都知道。

老四这一走,就不会经常回大明,回金陵了。

父皇这是希望,尽可能多点时间,和老四相处。

“胡惟庸,老四放了俘虏的权贵、将领,说是要效仿诸葛孔明,七擒七获俘获人心,你信吗?出自之外,还有其他解释吗?孤想听听你的看法。”

他总觉可疑。

这种对精英层温和的政治手段,太不像老四了。

别看老四搞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似乎有一副菩萨心肠。

别看老四对待敌视派,一直保持克制忍让。

其实这都是假象,老四只是在大明做不了主,所以才会选择这种,对自己最合适的处事方法。

这些年,他看得清楚,老四在政治权术上,其实十分冷酷无情,虚伪狡诈。

跟不上他步伐的,他会毫不犹豫抛弃。

挡住他路,损害他利益以及他价值观的,他会毫不犹豫以消灭制造问题的人,而消灭问题。

老四展露自己真实一面,只有那么少数几次。

逼死冯胜!

血洗陕西布政使司。

政治暗杀常茂!

对待大明内部的人尚且如此,这样一种冷酷无情,虚伪狡诈的性格,会搞七擒七放这种俘获人心,菩萨心肠之事?

按照老四真实的性格,俘虏的这些权贵、将领应该被直接杀了才对。

……

胡惟庸自然垂手放于小腹,微微躬身,闻言,不由愣怔。

‘太子为什么要探究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这是朱四郎统治吕宋的事情,朱四郎做什么,都影响不到太子。

太子更应该想想,朱四郎昭然若揭,却没有亮明条件的谈判暗示。

他刚才就在想谈判之事。

想如何能阻止朱四郎贪婪的嘴脸。

如何尽可能限制,朱四郎从中原汲取利益,迅速壮大。

为将来剿灭朱四郎做准备。

太子冷不丁的问题,他一时也没有头绪。

可太子询问,不得不回。

胡惟庸急思转念好一会儿,忙开口:“臣以为,燕王肯定没有说真话!”

七擒七放俘获人心?

哼!

这根本就不是朱四郎的性格。

‘明白了!’

胡惟庸突然抬头,看着朱标背影,眼中明亮一闪而逝,唇角情不自禁浮现笑意,‘太子这是想从此事中,更全面了解朱四郎!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这一夜,所有人都在好奇议论朱棣释放吕宋将领、权贵之事。

可除了朱元璋,亲耳听闻朱棣的答案,其他人最多只是肯定,七擒七放绝不是朱棣的本意。

但始终想不透,朱棣这么做的目的。

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直到数年后,有人代表大明访问燕藩,再次登上吕宋土地后,才发现一丝丝端倪。

……

同样在这一夜。

三十里外的吕宋王城,一片混乱。

吕宋拉干王在败退过程中,受惊驾崩。

三个拥有继承权的世子,迅速联络溃兵,妄图掌握兵权。

而联军中,来自其他地区的部落兵,在溃败的恐慌无处发泄时,察觉吕宋王城一片混乱。

瞬间开始举起屠刀,对准吕宋城内的权贵、百姓。

本就一片惶恐混乱的吕宋王城,随着部落兵的烧杀劫掠开始,化为一座人间炼狱。

杀戮声!

哭喊声!

响彻王城内外。

靠近王城附近,最好的地段。

大族蔡家府宅。

蔡家家丁站在府门内外,耳闻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哭喊声、喊杀声,紧张、惶恐握着刀,小心翼翼戒备着。

府宅内,一片忙碌。

“老爷,咱们家文儿被杀了,这个仇就不报了吗?陈朝太子不是说了,这回肯定能赢吗?”

“闭嘴!都这个时候了,还想这些有什么用,快去准备。”

“老爷,老爷,城内到处都是乱兵,根本无法联络依附咱们家的迁民。”

……

类似蔡家这样,慌乱收拾金银细软,同时还想以乡党、族亲笼络迁民,率领迁民一起逃命的家族,在整个王城内上演。

天色渐亮。

烧杀劫掠一晚上的部落军,担心朱棣燕藩大军追来,纷纷揣着抢来的金银细软,慌不择路逃离。

吕宋王朝拥有继承资格的三位王世子,在王宫内依托自己笼络的溃兵,大打出手混战后,随着天色大亮,都无法吞并彼此,带着自己的心腹、家人,仓皇撤出王城,分道扬镳。

除此之外,权贵、豪富大家族在城内乱局稍微平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