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标的另一张底牌!(1 / 2)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燕王还有一支海军!”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消息是从宫内传出来的,听说,松江口水师主力,已经战败,燕王秘密隐藏的这支海军,已经直奔咱们金陵城了。”

“俺还听说,陛下已经命令忠勇公徐宪昌,统帅十六艘铁甲舰,在城外,秦淮河上迎战燕华海军!”

“哎,这是真的要打了,俺就搞不明白,陛下到底想干什么!”

……

此消息,朱标非但没有遮掩。

还刻意,让消息,从宫内传播出去。

并且还将严防戒备的金陵各处城门打开,任凭百姓出城,观看这一场,即将发生在秦淮河上的战争。

就在金陵城内,上下震荡,议论纷纷同时。

他知道父亲想说什么。

可若是这个时候,大哥以他的性命相要挟,或者,让仇视他的保守派,做出危机他性命的事情。

这身份,现在多少有些太滑稽了。

这个时候,父皇却来见四叔。

雄英眼眶微红,抬头,委屈看向朱标。

朱允炆猜测中,朱标恼羞成怒没有出现。

朱标低调来到会同馆。

“大哥。”

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可若是连四叔,他都信不过。

雄英满嘴苦涩。

这储君不当也罢。

父皇呢?

会恼羞成怒吗?

眼神余光同时偷偷观察朱标。

大哥必然会被后世历史,扣上一顶口蜜腹剑,假仁假义的帽子。

他还是大明的太孙?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响起。

不过他现在不能离开。

“父皇……”

“若是在父皇心中,这储君必须如此,不……”

难道,就因为他把四叔视为父亲一般重要的长辈,对四叔有着深厚的情感。

哼!

显然,朱标知道雄英想说什么,刚走出几步,听闻后,微哼,转身,脸色严肃而冰冷看着雄英,“怎么,你要教父亲怎么做事是吗?你现在的表现,伱认为,你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吗?”

雄英站在会同馆内,花园外面,作揖行礼。

“首先,这种事情,他不屑做,也绝不能做,即便你父亲,想打垮四叔燕华,但与此同时,他会比谁都要关心四叔的安危。”

只见,朱棣在雍鸣的陪同下,从花园里面走出来,含笑道:“大哥不是来找我的嘛?怎么和雄英较真儿了,你该不会是羡慕,我们叔侄间的关系吧?”

“孩儿拜见父皇。”

叶开统帅八艘铁甲舰由松江口进入内陆运河的消息,已经传的满城风雨,他自然也知道了。

打垮燕华,可以说,是出于身为大明君王,为国家利益的考量。

朱标看了眼雄英,一边往里走,一边情绪有些淡漠道:“住了好几天,该回去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有什么情感羁绊,都不要忘记,你是大明的太孙,心中应该心心念念大明的利益。”

朱棣走到雄英面前。

笑着拍了拍雄英肩膀,“回去吧,你不该怀疑,你父亲,会做出,用四叔性命相要挟这种揣测,他为此而恼怒生气,也是情有可原。”

瞪大眼睛,等待着这场大战来临之际。

羡慕嫉妒?

抬手指着朱棣,笑道:“你个老四,就好好挑拨我们父子关系吧,这孩子,我管不了了,你来管吧,反正,他听你的。”

是否要以四叔的性命相要挟?

他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父皇都登基了。

这种话是能直接说出来的吗?

他当然知道,身为一个储君,不能感情用事。

跟随朱标而来的朱允炆,诧异看向朱棣。

反而,朱标脸上的寒霜,瞬间消融。

朱标说着,提步往会同馆内花园内走去。

大哥那么爱惜自己的羽毛,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

如果此番,他败了。

燕华被大哥谋划打垮。

他或许从此失去自由。

但性命绝对无忧。

只要大哥活着一天,就绝不容许,保守派在其在位期间,威胁到他的生命安全。

甚至,大哥还会把他放在一个,虽然没有太多实权,但十分荣耀的位置上供起来。

如此,后世历史,必然会给大哥记一笔。

为国而谋。

为亲情而力保他朱棣!

公私分明的好皇帝!

此刻,把会同馆围得水泄不通的原东宫卫率,与其说是囚禁他,还不如说是变相保护他。

说到底,雄英还是不了解大哥啊。

“其次,即便你父亲真有这种打算,这种话,也不应由你口中说出来,因为你是他的儿子,换做是四叔,若是雍鸣这么揣测我,并且还说出口,我也会生气愤怒,带着采绿和马倩以及两个孩子回去吧。”

雄英郑重一拜,“四叔,雄英明白了。”

朱棣目送雄英离开。

转身折返,就远远看到,凉亭内,朱标坐在石桌边的石墩上,雍鸣在旁边为朱标斟茶。

朱允炆站在朱标身后。

“雍鸣,你说,你父亲是个好人吗?”朱标接过雍鸣泡好的茶,笑问。

雍鸣摆弄着朱棣带来的一整套茶具同时,含笑道:“大伯,这要看以什么标准来判断了。”

“我爹常说,以百姓朴素善恶好坏的价值观判断,像咱们这些身处权力中的政治人物,无论是残暴者,还是贤明者,都算不上好人。”

“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决断中,即便是让大多数人获益的情况,都会有很多无辜者,被我们下发命令,所产生的洪流裹挟淹没。”

“父亲常提及,他在福建期间,明知道有个别乡土村社,接纳士绅资本,也知道,士绅资本参与乡土村社,最终会发生什么。”

“但当时他却没有阻止,为了警示后人,警示朝廷,故意放任不管。”

……

朱标微微愣怔。

那一次,父皇南巡。

他没有跟随。

但他知晓,那一次,具体发生了什么。

“当皇祖父南巡到这几个被父亲作为警示典型的乡土村社时,那些备受士绅地主迫害奴役的村中百姓,得知父亲故意放纵,还有一位家人全都遭到迫害,相继离世,自己双腿都被打断的中年汉子,对着父亲吐口水。”

“而这次对劣绅的抄家灭族中,父亲举起屠刀时,对那些牙牙学语的孩童,也没有网开一面。”

“在燕华期间,父亲总是提及这件事。”

“父亲说,从百姓善恶好坏的朴素价值观标准判断,他无疑是双手沾满了鲜血的刽子手。”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很多。”

“朝廷做出每一个决策的过程中,在政策影响下,民间经济发生重大转变时,总会有人无法与时代的脚步,同步前进,落后太多,就会被淘汰掉,生活处境一时变差,还算是好的,还有人,被时代洪流淹没。”

“掌握权力者,就像是一头大象,体型太大,每走一步的动静也太大,即便是选择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也注定会有很多人受到坏的影响。”

……

直到朱棣在朱标对面的石墩坐下。

雍鸣才停下来。

朱标大有深意的看了眼雍鸣,吩咐:“你和允炆去远处候着吧,我和你父亲,有些话,要单独谈谈。”

雍鸣没有请示朱棣,郑重作揖后,招呼朱允炆离开。

朱标凝视雍鸣背影。

片刻后,回头,羡慕感慨道:“老四啊,雍鸣很优秀,说实话,大哥有些羡慕嫉妒你。”

他可以百分百肯定。

若是,他在位期间,无法打垮燕华。

老四一代。

再传位雍鸣一代。

这父子二人,两代而治。

燕华必然会取代中原,成为世界中心!

天下明珠!

朱棣端起雍鸣给他泡好的一杯茶,小抿一口,放下茶杯,看着朱标:“大哥,雄英也是我和妙云,亲自教导出来的,若是论优秀,雄英的能力,不比雍鸣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说的是真话。

雍鸣这孩子。

说实话,并不像他。

性格上,更像妙云。

性子中,有妙云的外柔内刚,骨子里,却缺少了足够的冷硬。

通俗点说,就是有韧性。

而不够坚硬。

这种性格,在政治斗争中,缺少了一往无前,破釜沉舟的勇气,相反,更喜欢绵里藏针,倾向斗争妥协的艺术。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人,无论是什么样的性格,其实都无所谓。

只看,自身能不能驾驭自身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