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一颗龙珠吞入腹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零四章 小大圣从耳朵里拔出了金箍棒(1 / 2)

作品:《一颗龙珠吞入腹

员峤、方壶两座“海外”神山上,分别站着一个少年道人以及一位背负长剑的天才。

他们分别是九玄门青云榜榜眼原师正和剑圣钟离岫的亲传弟子钟离暗,代表了此次南北之争的第二擂和第三擂。

此二者明明站在两座不同的山头,但貌似就在彼此身边。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距离已经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就算不善空间法度,还有其他种种法度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譬如。

驱神、通幽、千里眼、顺风耳.

对于幼龙,原师正面露好奇之色,他其实早早就已经听闻过太多关于俞俱醴的传闻。

而每一次新的传闻后,就让他刷新了一次对幼龙的看法。

遥想第一次听闻关于俞俱醴的传闻心头毫无波澜时的情境,原师正一时也是唏嘘不已。

没有重视,没有鄙夷,就是单纯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简单点说就是无视,而无视本就是最高级别的蔑视,等同于主不在乎,毁灭你,与你何干?

而这一次再次听闻俞俱醴这个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光芒却已经盖过了他这个青云榜榜眼,做到了他都未曾做到的事。

这让原师正都唏嘘不已!

恍惚间,好似看到了第二个麒麟子就此崛起。

原师正:“我开始相信他是真正的幼龙,是麒麟子真正的一生之敌了!”

钟离暗看了原师正一眼,道,“在那座不越之山上,我感受到了他的剑意.已隐隐有一点‘剑心’的味道。”

原师正身畔不远处,坤道慎清子表情管理失败,难以置信道,“剑心?不可能吧?”

何为心?

道心,本心!

欲要入四境,首先就需要“叩问本心”,也就是所谓的“问心关”。

心和意之间,区别很小,往往甚至连贯起来用,像是什么一心一意、称心如意、心意相通等等,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但实际上二者相差极大。

心更多是源于本我,是生命之本能之一。

动心、怦然心动、心心念念、称心如意,瞬间就有种直指灵魂深处的感觉。

譬如。

恋爱。

一旦动了真心,那必然就是生命本能上的趋同和满意,甚至愿意主动为之奔赴。

而“满意”、“如意”、“在意”,极大可能就是权衡利弊后的某种抉择。

也即是“如意却不称心”!

放到修行的理念里,“剑意”本质上也是一种抉择后的结果,就像是自己跳了一段祷天舞,天地比较满意,然后回应了你的法。

就像是求爱得到了回应,威力自然也是极其不俗。

但若是达到了“剑心”那可就不一样了,“我心即天心”,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我心起一念,天地起一法。

从三境到四境,那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俞俱醴怎么可能达到剑心的层次?

原师正也看向了钟离暗,他本质上也是有些不相信的,但对于剑意剑心的感应,没有人比这位剑圣亲传弟子更有发言权。

钟离暗:“只有一丝剑心的影子,实际上距离还很遥远,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后的巧合!”

原师正和慎清子恍然,感觉这种解释方才最合乎道理,同时又难免泛起别样思绪。

世界上有很多奇迹本质上都是某种巧合。

就像是生死关头,爹娘为了拯救儿女,骤然爆发出无法想象的力量。

待危机过去,他们却是再也无法复刻曾经的奇迹,甚至是身体都因过于强大的力量而崩毁。

像是有些修行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极佳的条件下,打破常规创造奇迹,一画开天二分阴阳。

随手起一法,随意书一符,出手就是巅峰。

但后来当那种心境消失,就是他们自己也再无法复制那一瞬间的奇迹。

但是。

若这真是一种奇迹,他们却相信幼龙肯定能重新再做到。

至于原因核心是因为,这就是一代又一代修行者所走过的路途。

道法自然,很多道法,很多大术,都可能是上古之世某位修士一瞬间的灵感。

后来他们可能再也无法重新找回这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这种精神必然代代流传。

当积累足够深厚了,必然会复刻成功。

这也即是“力”、“势”、“意”、“心”,最终成功传承下来的理由。

慎清子美眸闪烁,蹙眉的同时微微有些担忧。

“似幼龙这等天生圣人,哪怕只出现一次这种巧合,相信巧合很快就不再会是巧合.麒麟子这次是真正遇到对手了!”

原师正:“难怪古人常说,千年方有圣人出世,一个天生圣人是幸运,而两个天生圣人同处一个时代,那或许就是祸非福了。”

钟离暗点头。

但是。

他不是九玄门人,此刻心底自然也不会有九玄门二者的担忧,就事论事甚至是疑惑道,“我能感受到,俞俱醴不是我、师父这等忠于剑、诚于剑的剑客,剑在他的手上就是工具他怎还能走的如此之快?”

这次轮到原师正和慎清子不说话了。

他们二者也不是纯粹的剑客,像是剑圣钟离岫的很多理念,他们甚至也并不认同。

就拿原师正而言,他追求的是万法皆通,又何必拘泥于剑?

慎清子:“伱们觉得俞俱醴能顿开金锁吗?我感受到妙法寺真慈那和尚貌似使了些阴招.三业锁气息变了.貌似增加了些六根不净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

“哦?”

原师正和钟离暗同时看向了慎清子。

钟离暗醉心于剑,走的是一剑破万法的路子,除剑之外并不擅长。

原师正号称“万法皆通”,但若论感知、感应,还真未必能比得过慎清子,她修行的可是鼎鼎大名的「天地视听感应大法」。

毕竟术业有专攻!

就像是孙悟空,他时常说自己不擅水战,结果刚学成归来,就跑到龙宫去将四大龙宫的宝物都给抢了一遍。

但若是和其他本事比起来,猴哥也的确算得上是“不擅水战”。

钟离暗不屑道,“佛门这些秃驴就是虚伪,眼见我玄门接连破法,竟还暗中施展手段,还真是玩不起。”

原师正:“师妹,告知一声吧,我九玄门虽因麒麟子和幼龙有隔阂,但兄弟闫墙外御其侮,又岂能让那些秃驴欺负了去?”

“好。”

慎清子当即盘膝而坐,开始于心中呼唤。

妙法寺不开之锁关卡前不远。

“俱醴兄别来无恙!”

说话的赫然正是匆匆赶过来的小大圣孙洪,他也不客气,重重一巴掌就拍在俞幼泉背上。

俞幼泉顿时龇牙。

知道的知晓我们这是熟人见面,互相打招呼,哥儿俩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搞偷袭,杀人夺命呢。

孙洪咧嘴道,“我去,兄弟你这是吃什么长大的?身体竟这么硬?体外好像有天然防护结界!”

俞幼泉无语。

得,你这就故意不小心占他便宜呗!

只见孙洪通体金黄,身体结实,异常强健,充满了近乎爆炸般的力量感,气血之力,似乎都要冲霄而起。

俞幼泉咋舌,算是明白这厮刚刚为何要“故意不小心”了,原来是有心炫耀啊!

俞幼泉一拳擂在孙洪胸膛,道,“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伯申兄你这金刚之身修炼的可以啊!”

孙洪孙伯申顿时大笑,勾肩搭背,“兄弟,你真是我亲兄弟,别人不知道,你肯定是知道的.我们家那花果山秘境,几乎都让兄弟你给说中了.看似是佛门佛法,但实际上却是玄门道书丹经,最少也是佛道双修.老实交代,你前世是哪位大能?”

“不告诉你。”

“别啊,兄弟我就先抛砖引玉了,在花果山秘境佛门的佛不叫做佛,而叫做‘大觉金仙’,这是玄门法在强势同化佛门佛法。花果山秘境本质上就是降服心猿修炼成金仙业位丹经,金箍棒重13500斤,而真阳一气,也就是人一昼夜的呼吸也是13500次,这就是玄门内丹修炼的一昼夜”

孙洪说的滔滔不绝,很显然是真正将俞幼泉当做是可倾诉的对象。

远远的,众人都有些咋舌。

小大圣孙洪和幼龙俞俱醴关系这么好?

这让很多人不由想起了一个关于“大贤良师”的传闻,而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就是这小大圣孙洪。

难道是真的?

众人不由咋舌。

而对于建邺那些百姓而言,小天官大人的威望那自然也是越来越高。

就在此时,俞幼泉的脚步戛然而止。

同样戛然而止的,还有孙洪那滔滔不绝的声音。

只是二者骤然停下的理由却是完全不同。

孙洪牢牢看向了妙法寺所显露的那一把莲花锁,目绽神光,火眼金睛,随即心头的怒火那却是熊熊燃烧。

而俞幼泉停下,核心则是因为心底浮现出一个女子的模样。

只见此女身穿道袍,简单挽着一个道髻,因玄法的缘故身影看上去也颇为模糊。

饶是如此,依旧无法遮掩她的清丽绝尘清新脱俗。

女子稽首道,“贫道九玄门慎清子,不得已冒昧以此法前来,唐突之处,还望道友海涵。”

九玄门慎清子?

俞幼泉颇为意外。

回建邺第一天,他就听闻过此女冠之名,名声上虽微微不及原师正,但也绝对是目前公认的最强大的少年天才之一。

他也神往已久,却是不曾想到竟以这种方式会面。

俞幼泉:“不知道友有何赐教?”

慎清子微微笑道,“赐教不敢当,如今建邺谁人不知幼龙之名?同为玄门中人,贫道此来只是出于道义,免得道友被佛门暗算.”

慎清子一边告知她此来的目的,一边又很好的拿捏住了二者之间的分寸和距离。

妙法寺不开之锁有问题?!

而且还疑似是兰陀寺佛子五劫出的手?

俞幼泉皱眉,格外之警惕。

兰陀寺这可是即将有圣人出世的大寺庙,地位仅次于擎天寺。

谁也不知道佛子五劫有什么恐怖手段!

俞幼泉就算是再自大,也不会认为他目前能够挣脱圣人的手段。

毕竟,九玄门圣人翼鸿远一个小茶盅,那可是砸的无忧洞都退避三舍。

他已经相信了!

只是没想到妙法寺身为一个大寺,竟如此玩不起。

俞幼泉也打了个道稽道,“多谢道友不辞劳苦传讯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