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目标(1 / 2)

作品:《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时间在奋战中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他们唯盼光阴能够走得再慢点儿,让他们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几个能接触到吴桐的核心工程师压力比较大,他们按图画葫芦的制作速度,跟不上吴总更难部分,解析画元件图纸的速度,这叫什么事。

这叫他们的能力,还是不够到位,他们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他们为自己之前的沾沾自喜感到羞惭。

让他们觉得,他们现在脑袋上挂着的长江学者、杰青、学术带头人之类的头衔,都是受之有愧的。

不过,吴桐并没有对此表示不满,有限的人力做定量的事情,这是她这个项目主导要做好的统筹。

摸清楚加工车间的工作效率后,吴桐每天定量给图纸,并不一味赶速度压榨,很好的做了统筹规划,卡在众人上限即可。

不能为了赶速度,让工程师和工人们熬出事情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性问题。

后世经常出现,某某程序猿、某某工作人员,因长时间熬夜加班连轴转,年纪轻轻失去生命的报道,数见不鲜,吴桐可不希望,也决不允许,项目组出现这样让人悲痛的重大事故。

再者,一味地赶速度,不注意精度,质量问题就无法确保。一般空空导弹,各个元件的精确度,要在毫米之下。

她这次是前所未有再挑战新型空空导弹,吴桐更希望,能做到以微米为单位的精确。

特别角度的元件,哪怕是一天打造一个,也要把精度提高上去。

弹体设计在和华总详细探讨请教,又和陆骁远程沟通共研,用了一周时间,吴桐终于,彻底落实了弹体设计。

基于设计,吴桐开始推导起了弹体材料。

盯着屏幕上小小的精细导弹设计图,吴桐手下不停的根据着其上数据推演着,脑海中思维延展铺开。

因为要承担较大的过载,目前空空弹体常用的材料,一般用得都是钢材料。弹体是导弹盔甲,好的弹体材料,能够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结构强度,为导弹各部件提供更好的保护连接性。

她这次设计的新型PL-15对弹体材料要求颇高,需要单位面积承担一般导弹更高,甚至是翻数倍的过载。

对于一架先进战机来说,在保证必要的燃油、机载设备等空间所需的前提下,能够为机载武器弹药提供的内部空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弹药携带空间,增大飞机的武器系统威力。

战斗机之所以威力大,和它挂在的导弹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只有导弹才是实实在在的打击武器。当然,战斗机每次最多能挂载多少枚导弹,也不是无止境的携带导弹就是好的。

按着目前的空空导弹规格,一般来说,中型或重型战机能挂载8枚导弹,而轻型战机挂载导弹一般是2-4枚。

然而,战机实际作战时,并不会这么满载,因为挂载导弹多,不仅破坏气动外形,而且还会增加战机重量,这些都会降低战机的性能,从而导致作战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