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五章 战损(1 / 2)

作品:《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看到眼前偌大的装置,多少先辈们一代代心血的凝结,才有了眼前这尊大家伙的诞生,这是继东方环之后,国内再有的进步创举,吴桐为聚变领域先行者们的执着奋战致敬。

来回穿行,做着最后核验的工作人员,吴桐带来的材料,在这最后的过程中,被贴嵌到第一壁上,等待着点火试验,进行中子辐射和耐热的测验,吴桐也在等待,真正的聚变数据,虽然这次点火,依然是以秒做单位,但是,对于吴桐和陆骁的约束研究来说,依然具有参考意义。

观测室内外,作为总控的贺院士以及研究所所有工作人员严阵以待。

“轨道密封性检测正常!”

“充填保护气体!”

“保护气体充填完毕,开始测压程序!”

“……”

“达到超导临界温度,电路充能完毕!”

“磁场运行状况确认正常!”

“所有流程执行完毕,请求点火!”

听完了各研究组的汇报之后,贺院士立刻下达了实验启动地命令。

“预备,点火!”

磁体电流达到15kA的瞬间,晶闸管快速开关关断,磁体电流转移至第一级耗能电阻上,产生2400V电压,使真空室中的气体被击穿,从而产生等离子体。

透过监测仪器,他们从屏幕上可以看到,淡红色如蛛网般蔓延开来,大致约束在一个环形的范围,起步就是百万度的高温,随着贺院士的指挥升温,逐步冲击向一亿进发。目前,国内外,能够让反应温度冲上这个数的,并不多。

虽然在这个温度下,只维持了数秒,仿佛就几个呼吸之间,报警器就轮番响起,做好预警措施的工作人员随之做好冷却停止操作。

“我们能做到的,还是有极限,若是我们的SST-1,能够换上吴总你刚研发的超导导线,我有信心,让这个时间翻个倍都没问题!”若是能连内壁材料也更换,他就更有信心了!

自打进了金乌工程项目,深入了解了,吴桐做得材料突破,贺院士就十分对跨越性的材料成果心水不已,若是他们之前搞聚变,能有这样的材料助力,他们何愁一年年没有大步进展的成果。材料,实在是困扰着他们进步的首要问题。

吴总在材料上有天赋,实在是他们聚变人的福音。只是,如今吴总有了金乌工程,若是金乌真能成立,他们这些备选项目,肯定都要收缩战线!虽然或有成为弃子的可能,但是能看到中华聚变项目的飞跃进展,他们肯定会与有荣焉的骄傲!

“已经很好了,您们都是先行者,最起码,在面向国际的时候,您们的努力,就是咱们国家的底气,不落下风,不被动的底气!”吴桐这是真心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