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尊重(1 / 2)

作品:《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一举数得的试验,还算圆满落幕,吴桐在数据收集完整后,先行带队携带资料转回上京。至于装置的维护,贺院士已经交托给留守的工作人员慢慢维护。

第一壁完蛋就完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没有意外,下次重新启动它,就要上更好的第一壁材料和超导线缆,更新换代,让他们的老朋友脱胎换骨,赶超东方环!

若是金乌项目一举成功,那就是他送老朋友退役,进入历史博物馆,成为时代进步的铭记勋章。

在第一壁材料有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坐镇项目,把握项目进度安排的万院士第一时间调整了项目进度,督促各个小组,加快了他们所负责的小课题进展!

不是他这边扮黑脸施压,而是他们很荣幸,跟随了一位,能把高峰难关推平成坦途,举轻若重,速度比他们做这种小课题攻关还要快的总设计师吴总。

不多督促督促,总不能让吴总把所有重难关攻克之后,还要因为他们的不上进,耽搁金乌工程组合,进行追踪点火的进程?若是这样,传出去,那可真是要海内外同仁,笑话死他们百年了!

吴总的攻关速度,由不得他不多想!金乌工程立项的时候,他当时已经做好了五年十年的奋战准备,但是,谁想到,仅仅不过是一个会议的时间,吴总就告诉他们,在已经让他们欣喜非常的超导材料进展基础上,她又另行研发了第一壁材料的突破。

现在金乌工程不过是刚刚拉开两周时间,HC-1材料所有测验流程走完,经过真正的聚变反应考验,性能足够的优越,吴总落地上京,就会是上面针对HC-1材料进入落定生产备案安排。这一点儿,新型超导材料CG-2,已经改装好了设备,正式开始投产。

整个金乌工程的进度,以远超过他们想象的速度,宛若插上火箭一般,向着最终目标不断的拉进靠拢。据说,吴总和陆总针对仿星器装置内,等离子体的运动规律研究,也同步有了可靠的方案,这一次的聚变试验,也是他们的数据填充之一···

想必,以吴总的速度,趋向于圆满,估计就是近期内的事情了。

仿星器装置最大的难关,第一壁材料,中子辐射、超导磁场、等离子体磁场约束,似乎目前就差个稍微简单些的超导磁场线圈布置改进方案,这对吴总和那位物理领域出了名的天才陆总,两人联手来说,都不叫事的。

掰着手指头一数,桎梏仿星器装置难以成功研发的几大问题,似乎都近乎得到圆满解决,或者即将解决,这样的神速展开下,无论是上面,还是下面的研发人员,对于金乌项目的成功,都有着越发浓厚的信心,对于他的督促,都是有志一同的认可,不敢松懈!

从最开始的质疑,到如今的全心信任期待,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有这一个神一样的总负责人,带来奇迹般的攻关进展。和吴总一起做项目,真得是太有希望寄托!

“吴总,您终于回来了,我都寻思着,您再不回来,我就要亲自去接您回来了,项目可离不开你的指引!”吴桐一行落地回到研究所,稍作休整,第一个迎来的,便是坐镇项目组的万院士的面见。万院士这话,可不是恭维,而是实打实的。

虽然吴桐并没有离开太久的时间,但是作为金乌工程的核心,她就是项目的主心骨,她在项目,和不在,是完全两码事。亲自坐镇项目,他才是最深的感触,睡觉休息,他都要放一只眼,盯着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