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乾隆的满意(4 / 4)

作品:《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年纪轻轻骤得高位,却能不骄不躁,对亲朋约束得力,如此之人难怪能得皇帝亲睐。

这般的品性,和珅若能长久的保持下去,恐怕大清朝真要崛起第二个‘傅中堂’了。

周元理心中有了这样的想法,那自然就不会再对赵亮有半点阻碍阻挠了。

后者顺顺利利的搞定了保定府的事儿,回到京城时候,那时间比预期中都提前了小十日呢。

而这个时候南海子的羊绒纺织也已经有了结果。

和珅可顾不得周元理的心理变化,他到了南海子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羊绒收集和纺织的大业中去了。他比赵亮更早半个月的回到了京城,将赶织出来的羊绒布捧到了乾隆跟前,得到乾隆的大力赞赏。

这可是顶顶的好东西,质量经受了乾隆本人的考验,那还能有错吗?

而且身为皇帝他想要捧红一种物件,哪怕那是一个新生事物,也照样轻而易举!

但凡是好东西,落在乾隆手里,他就能叫之轻松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来。

甚至趁着现在距离冬天还有半年时间的档口,乾隆还能多出半年的时间让得自己亲睐的蒙古贵族们去早做准备。

今年收集羊绒的大好时机已经过去了,事情要大张旗鼓的开办的话只能等明年了。但是早半年就做准备,还是事到临头了才猛然知晓,那可是大有区别的。尤其前者还有内务府背书!

乾隆并不着急了。只要应证了羊绒布是能复制出来的,这就是大好事,早一天晚一天对他来说半点区别都没。

此事被乾隆翻来覆去的想了又想,似乎唯一‘吃亏’的就是和珅了。明明拿出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却不能宣之于众,还要熬上半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