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复明的那一刻(2 / 3)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汴梁城此时还正处于寂静的沉睡当中,街道上空无一人。

唯有诸多宰相府邸,早就已经灯火通明,三相三参,以及范府门外,早早地预备了轿子,等待着府邸主人到来。

仁宗朝早期特别勤政,几乎是一天一朝,每天早上固定寅时四刻在垂拱殿召开朝议。

曾经有一次赵祯三天没上早朝,吕夷简、陈尧佐、赵稹等大臣就把负责宣旨今天不上早朝的内侍省副都知阎文应给包围了起来,要他给个说法,就可以知道仁宗有多勤政。

不过今天倒是个例外,因为昨天散值后没多久,官家就下来圣旨,告诉明天要来上早朝的大臣们,说“明日不议政”,歇朝一日。

这个消息让饱受早起之苦的诸多大臣们兴高采烈。

但对于吕夷简、王曾、王随等三相三参来说,却跟以往没什么区别。

因为今天就是赵骏摘开眼纱的日子!

寅时初,整个后苑就到处点燃了烛火,明明还是漆黑的夜晚,仿佛变得通光明亮。

赵祯顶着一对熊猫眼出现在了观稼殿,跟他一样的还有晏殊。

晏殊昨天晚上没有回去,就住在了赵骏住的房屋旁边,一夜守着赵骏,现在也是睡眼惺忪。

很快吕夷简、王曾、王随、范仲淹、蔡齐、宋绶、盛度等人也接连到此,跟赵祯和晏殊一样,一个个昨夜辗转反侧,都没有睡好。

不止是赵骏要开眼的关系,而是昨天赵骏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讲得实在是太深刻了,让这些封建时代的人类精英们着实回去好好复习,甚至抄录背诵,研究到了深夜。

众人齐聚,向官家见礼之后,互相看了看对方萎靡不振的精神,不由得相视一笑,倒也算是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气氛,让赵祯在即将面对赵骏这件事上,稍微轻松了点。

“官家,我先去了。”

晏殊见礼之后,对赵祯说道。

赵祯又深呼吸了两口,对他说道:“去吧。”

众人就已经坐在了观稼殿正厅的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晏殊把赵骏带来。

晏殊就倒退着出殿,同样深呼几口之后,一路来到了赵骏屋外。

“咚咚咚咚。”

先了敲了敲门。

里面迅速传来一个声音:“我起来了拉日叔。”

晏殊就推门进去,他手里有个火折子,把屋内的蜡烛点燃,就看到赵骏已经坐在了床上。

他还没摘开眼纱,因为晏殊叮嘱他,一定要等医师检查过后才能摘下来。

然而实际上前天就已经检查过了,御医把过脉,又摁着赵骏脑袋摁了半天,已经确定脑袋里的淤血彻底消散。

再加上赵骏自己也已经能够透过纱布隐约感觉到外面朦胧模糊的身影,可以确定的是他已彻底恢复。

此刻晏殊看到赵骏早就坐起来的模样,知道对方肯定也是一夜没睡,心情必然万分紧张激动。

瞎了两个多月,快三个月了,如今终于可以重见天日,对于一个长时间看不见的人来说,确实度日如年,想早点看见也很正常。

“小赵老师,今天感觉怎么样?”

晏殊走进来问。

赵骏忙道:“好很多了,拉日叔,现在能解开眼纱了吗?”

“不急,要不先吃了早饭吧。”

晏殊说道。

“我感觉眼睛已经彻底好了,我就算隔着纱布都能看到拉日叔的身影,摘下来再吃吧。”

赵骏说道。

这一晚上不仅赵祯他们辗转煎熬,对于赵骏来说同样如此。

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实在是太难受了。

他已经等不及。

想要睁开眼睛,再看一看这久违的世界!

晏殊看到他那急迫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说道:“那好吧,不过在揭开眼纱之前,叔想跟你说一句话。”

“什么话?”

赵骏问。

晏殊走到赵骏的床边坐下,宽厚的大手拍了拍赵骏的肩膀,略微犹豫,低声说道:“小赵老师啊。”

“嗯?”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回到千年之前,你会怎么样?”

“回到.千年之前?”

赵骏一时间有些沉默,拉日叔的这个问题,过于突兀了些,完全让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过了片刻,他强笑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拉日叔,伱没跟我开玩笑吧。”

“只是个比喻。”

晏殊安抚道:“比喻你现在身处于宋朝,你会怎么办?”

赵骏又沉默了。

其实这些天来他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能考上人大,就证明了他的智力绝对在一般人之上。

但不管是任何人代入到赵骏的视角里,也绝不可能想到自己已经穿越的事实。

依旧是那个认知的关系。

在已定自己正处于大凉山深处尼尼村附近遭遇泥石流的情况下,人会本能去想自己一定是在尼尼村,而不是什么大宋。

这实在是太天方夜谭了一点,哪怕想象力再丰富,哪怕这里处处透露着古怪,人在没有眼睛亲眼看见的情况下,也很难轻易做出改变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