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大宋,就得交税(2 / 3)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因为宋朝的乌龟壳直接从雄州修到了宋朝的北京大名府,虽然也有耕种的百姓,可一旦发现辽国骑兵,就立即扔下锄头,或是钻入附近碉堡,或跑去城中。

两宋时期其实经济和农业都已经向南方转移,从秦汉开始,河北与河南因为华北平原的关系,历来都是汉人传统的农耕和经济重心。

东汉时期,河北的人口达到了六百多万,成为了袁绍称霸天下的主要区域。

但到了两宋,河北人口依旧是六百万,其中河北东路大概330万,河北西路为260万,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远超汉代的宋朝,这显然不太合理。

反观同时期的河南与江浙地区,人口都超过了千万。

唯一的原因就是河北成为了与辽国对峙的前线,宋朝朝廷把河北边境以及附近州县打造成了军镇,并迁徙边境百姓往南转移。

所以边境区域百姓较少,河北的主要人口聚集也基本是在黄河以北的大名府附近。

辽国想要绕开边境的堡垒,深入几百公里进攻宋国腹地,除非耶律宗真的后勤线不要了,打算孤注一掷,否则就不可能绕得开。

那个大聪明的下场就是被范仲淹调集兵力,直接围困在了河间府,全军覆没。

这一战其实也是耶律宗真的试探。

他没那么蠢到直接把人送进去送死,但试探的结果很显然,宋国在边境线一路延伸到大名府,修了太多防御工事,实在是让他没办法下口。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军事上宋国已经处于打残西夏,西北安全,北方辽国南下无法侵略,立于不败之地。

得到这个结果赵骏还是很高兴,至少他的到来还是给了大宋军事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军事上目前不用操心。

老范顶得住。

经济上这两年吕夷简他们也不是在吃干饭,改革了国有榷场,将51%以上的经营权交给了私营企业。

工商部旗下自己也注册了几家国营商行。

之前说过,宋代其实是有注册公司的,在官府登记拿到“店簿”就算是注册成功,当时叫做商行。

这些国营商行与私营企业展开合作,经营权都交给了私营企业,只要不违法乱纪,偷税漏税,基本上官面上的刁难,工商部都会替他们解决。

如此一来,汴梁原本的国营专卖的茶、盐、矾、酒、香料等就正式进入了私营行列,放开了专卖官制,让商业蓬勃发展。

现在唯一还专营的东西,就是铁器了。

这玩意儿毕竟是战略物资,要是允许私营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西夏和辽国就能得到大量的铁器,对宋国不利。

官场改制上,目前已经全部推广到了全国,实行官职与品级挂钩制度。

比如赵骏的政制院知院,又是宋国公,妥妥的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