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锡 / 章节正文阅读

528【于无声处】(1 / 2)

作品:《九锡

三千骑兵并未对景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虽然景军今天只攻翠亭北城,术不列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并不会忽略对周遭情况的关注,一早就洒出去不少游骑斥候。

齐军骑兵在翠亭东南面出现的时候,没过多久术不列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景军当即有序回撤,在城外就地结成攻守兼备的衡轭阵。

不同于陀满乌鲁在石泉城外的窘迫和无奈,术不列显然已经做好充分的应对。

齐军骑兵前往中线驰援雍丘,他肯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顺势突破东线也好,让齐军骑兵首尾难顾也罢,他必须要做出南下的姿态。但是陀满乌鲁在石泉城外的大败给他提了一个醒,对面的齐军将领不是善茬,难保不会故技重施。

因此,在得知对方一支骑兵出现的那一刻,术不列反倒松了口气。

他对麾下的部属有着充分的信任,在阵型稳固的前提下,莫说眼前那两三千骑兵,就算人数再多一倍也难以撼动步卒大阵。

事实亦如他预料的那般。

飞羽军三千骑兵在厉冰雪的亲自率领下,从西面肋部逼近景军大阵,迎接他们的是层次分明又犀利的反击。

景军以枪盾兵组成外围遮挡,里面安排强弓手和劲弩手,只要飞羽骑兵靠近便还以颜色。

战场边缘飞尘滚滚。

飞羽骑兵凭借高机动性,倒是可以避开景军步卒的弓弩,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找到对方阵型的弱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景军这场攻城战将以互不相逼收尾,术不列虽然没有取得战果,但也通过这一战明确告知齐军,他不会坐视齐军主力离开东线,一旦齐军这样做,他就会率领景军长驱直入。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诧异地说道:“大祥隐,翠亭北门开了!”

术不列微微一怔,旋即快步登上瞭望车,望向南方的翠亭城。

此时景军阵地已经回缩到城外百丈之外,摆明了要以龟缩姿态耗尽齐军骑兵的马力,到时候便可从容撤退。

今日攻不下就明日再来,主动权在他们手中,翠亭守军乃至东线齐军必须承受这种没有尽头的压力。

然而翠亭北门一开,局势仿佛豁然开朗。

一队队刀盾兵鱼贯而出,朝东西两面摆开阵型,长枪兵和强弓手紧随其后。

数十骑策马而出,一杆大旗背城而立。

上书盈泽军三个大字。

因为距离较远,术不列看不清那几十名骑士的面孔,从常理判断应该是盈泽军都指挥使皇甫遇及其亲随。

守军这個动静让术不列颇为不解。

依照他对齐军东线部属的了解,盈泽军的兵力分散在翠亭、石泉和莒县三地,翠亭城里的守军顶多只有四千人,守城自然没有问题,出城主动寻求决战是很愚蠢的举动。

就算加上那支飞羽骑兵也不行,因为城外的景军足有一万五千人。

在这种兵对兵将对将、双方摆开阵势对决的情况下,齐军想要仅用一半的兵力就正面击败景军毫无可能,就算今天是厉天润亲临指挥,术不列也有信心战胜对方。

只是齐军这个举动委实反常,术不列怀疑对方是故意引诱,以便给骑兵创造破阵的机会,因此没有趁势掩杀过去。

“不对……”

术不列望着翠亭城外列阵的齐军步卒,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千夫长也宁和蒲鲜等人站在一旁,不约而同地说道:“大祥隐,齐军步卒人数好像不少。”

这就是术不列皱眉的原因。

他当然不可能对着齐军人头一个个数过去,但他戎马半生不至于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确认齐军步卒的兵力已经超过五千,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术不列心中泛起一丝不安,他忽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之前第一次突袭翠亭失败,后续几次进攻此地都徒劳无果,守军的韧性远超他的意料,所以这次他只让几千人留守长寿县,主力倾巢而出。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次突袭失败后,南边的盈泽军除了派出三千人分守石泉,余下主力都在翠亭城中,而西边的莒县因为处在侧后方,实际上只是一座空城?

也就是说,齐军骑兵主力西进确实是诱饵,但这支骑兵并没有折返的打算,翠亭城里藏着的后备兵力才是对方主将的杀手锏。

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术不列的脸色有些凝重,不过他仍然维持着冷静的心态,立刻下达数条命令。

景军阵型随即再度收拢。

翠亭城外,皇甫遇好奇地问道:“侯爷,为何你断定景军不敢在我军出城列阵的时候发起突袭?”

陆沉淡然道:“术不列在庆聿恭麾下一众大将当中,属于最谨慎的类型,和陀满乌鲁算是两个极端。后者骄狂又自满,所以他在发现定北军赶到的时候,依然逼迫部属攻城,这才给了我们直取中军的机会。术不列则刚好相反,他必须要确认我军骑兵主力远离才会进攻翠亭,而且为了确保不重蹈陀满乌鲁在石泉城外的覆辙,他今日只攻北城一路,同时做好了随时回缩阵型的准备。这样小心谨慎的人,哪怕我将翠亭北门打开,他都一定要确认没有危险才会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