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来自欧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2 / 3)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常浩南摸了自己的摸头顶。

有点感动是怎么回事?

于是没等妹妹说完,便伸手在对方的头顶轻轻揉了揉。

“既然是你送的,那无论如何,我一定戴着。”

常佳瑶听后抬起头,突然向常浩南表了个决心:

“哥你放心,我今年一定会考上飞行学校的!”

“好,我相信你。”

……

告别家人之后,常浩南打了个车直奔机场。

三燕机场是一座军民两用机场,而他这一次直接走的是军航一边。

来接他的飞机也是一架属于空军联合航空的挑战者601。

在国内相当稀罕的一种公务机,是80年代末买回来专门用于要员运输的。

然而这个主要功能后来很快被性能更好的CRJ200取代,于是几架挑战者601就经常被拿来跑一些系统内中短途包机的活。

不过飞机里面的装饰和配置却还保留了之前的样式,也让常浩南两辈子第一次拥有了公务机飞行的体验。

别的不说,由于小型公务机的客舱压力可以达到接近1bar(标准大气压),而普通客机机舱只有-左右,因此到镐京机场下了飞机之后,他几乎完全感受不到旅途带来的疲劳感。

尽管之前靠着年轻也不太在乎这个,但能撑住和没感觉之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MD,这东西不错……”

常浩南走下舷梯之前,回头看了看这架小飞机,同时在心中想到:

“等以后有条件了,得在国内也整一个。”

与此同时,一群人和三辆车已经等在了距离停机位不远的地方。

前来接机的人里面,除了意料之内的易元和跟周永航之外,还有从182厂赶过来、之前一起参与了防除冰能力适航标准制定和相关试飞的梁绍修、金州大学的林国范和祝兰夫妇,以及一个中将军衔,常浩南此前从未见过的人。

从站位上来看,他应该才是这一队人里面的主导。

好在当常浩南走近的时候,那位身材瘦削的将军率先伸出手,并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我叫怀国莫,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主管对外技术合作。”

“之前就听丁主任很多次提过你的名字,说常浩南同志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独立自主性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见到,果然是青年才俊呐。”

这一番突如其来的彩虹屁反而把常浩南自己整的有点不会了。

讲道理的话,这时他应该反过来吹捧一下对方,但问题是常浩南此前真的没听说过怀国莫这个名字,吹无可吹。

最后只好选择吹捧整个科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