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怎么又是我?(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这样也好。”

……

半小时后,谈判重启。

首先开口的是之前一直没怎么表过态的空客代表奥古斯塔·施耐德:

“关于适航审定互认,我想贵方必须承认,这是一件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多好处的事情。”

这话不好听,但确实是事实。

停顿了一下之后,他又继续道:

“但贵方开出的条件只是给ATR公司一个更高等级的防除冰设计,以及授权一套所谓的结冰情况模拟软件和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我很难认为这是一笔对等的交易。”

施耐德还有另外半句话没说出口:

“尤其是对于我们空客公司来说。”

适航审定限制的是运营而不是飞行,换句话说如果一架飞机没有获得JAA的适航证,也只是不能在成员国进行注册,并不影响其它国家运营的该型号飞机在JAA管辖范围内飞行和起降。

而即便只是同意支线客机的适航互认,也相当于一定程度上承认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让更多国家敢于放心购买华夏生产的飞机。

因此尽管空客完全没有50吨/百座及以下级别的产品,施耐德也不觉得华夏人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威胁A320或者A330的飞机,但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是个开头。

给自己制造对手这种事情,除非有足够的利益,否则最好还是不做。

尽管这个施耐德看上去不太好对付,但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我想,施耐德先生。”

终于轮到常浩南开口了:

“您可能对那套软件,或者说那套数据库的价值有所误解。”

施耐德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

“常先生,我们也开发过同样的冰型预测软件,对这方面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也谈不上对工程应用有多大价值。”

“这样吧,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见到火候已经差不多了,常浩南直接提出了预谋已久的想法:

“我们这几天正准备进行一次极恶劣SLD条件下的结冰飞行测试,不如贵方选出几名代表,亲眼看一下我们华夏在这个领域的技术实力,怎样?”

这个略显突兀的提议甚至让对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飞行测试?”

JAA的瓦莱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要是从未见过在谈判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

“没错,飞行测试,贵方可以选两到三个人,跟我们的一架新舟60一起上去接受过冷大液滴平均直径400微米,最大直径500微米的SLD气候考验。”

顿了一下之后又补充道:

“当然,我方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不过因为测试时候的情况可能比较……壮观,我建议参与者做好心理准备。”

对方代表团在刚刚的半小时讨论中本来也没把这个事完全打死,而是准备看看华夏准备到底能付出多大的筹码,因此一番简单交流过后也一致认为可以先去见识一下。

至少看看华夏人究竟有多少斤两。

“我方原则上同意参与贵方的自然结冰试验。”

瓦莱特干脆利落地说道:

“至于选派的具体人选……”

一时间,整个谈判现场的所有目光都看向了同一个人——

罗西·科伦坡。

“whaaaaat?”

科伦坡一脸懵逼地环顾四周:

“怎么又是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