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大飞机产业园!协议达成!(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有那么一瞬间,瓦莱特甚至担心施耐德会在这轮番轰炸之中背过气去。

不过后者这几天也并没有真的只顾游山玩水,在低头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便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关于AIT飞机的事情,直接购买一种图16的改进型无论从技术上还是市场反馈上都不具备可行性。”

“但我这几天与图卢兹总部沟通之后,认为可以在空客A330或者A340平台的基础上,通过购买华夏的子系统或技术,生产一到两架我们自己的AIT飞机。”

在看过洛伦佐刚刚拍摄的视频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AIT飞机是为何物。

因此又有一名空客公司的代表接着说道:

“他们这架轰6AIT看上去很像是一架空中加油机,所以我想……或许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顺便发展一种空中加油型号?我想会有很多国家非常感兴趣的。”

这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提议。

于是紧接着便有人响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建议选择A330平台,双发构型的经济型更好,相比于KC135或者KC10来说会更有竞争力……”

“……”

总之,这件事情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在两天之后的第三轮谈判中,施耐德不出所料地抛出了有关引进六套AIT系统以改造两架A330AIT的要求。

尽管常浩南已经提前打过预防针,但怀国莫面对这个条件还是差点忍不住当即答应——

这可是往欧洲出口航空产品!

还是西欧!

大名鼎鼎的空中客车公司,竟然,要从华夏,买核心子系统!

除了早已有心理准备的几人之外,华夏这边的其它代表甚至直接就被这个要求给惊呆了。

然后第一反应就是眼含热切地看向最中间的怀国莫和常浩南。

这还不赶紧答应下来?

绝对是能上晚7点新闻的大事!

不过怀国莫毕竟身经百战,终究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暗中示意常浩南拿主意。

“AIT系统虽然并不在我方禁止出口的技术名单上面,但要走通对外销售的审批流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者清了清嗓子,第一句话就让华夏这边的不少人愣住了。

啥禁止出口的技术名单?

我咋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

好在能坐在这里的人,都还是有些谈判专业素养的,况且现在大家都能看出己方占优,很快意识到了这是准备提条件。

果然,常浩南紧接着继续道:

“但如果把出口的名义改为合作生产,那倒是可以几乎省去整个流程,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

“恕我直言,常先生。”

施耐德摇了摇头:

“贵方在结冰和防除冰领域确实建树颇丰,但就航空制造水平来说,我不认为可以进行你说的合作生产。”

这倒不是假话,A330这种级别的飞机,别说生产了,华夏目前连总装都没办法马上做到。

停顿片刻之后,他又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贵方有兴趣,那么之前我们谈过的AE100项目倒是可以……”

必须说,施耐德还是比较有东西的,这个是竟然还能想到拿已经基本凉透了的AE100说事,准备再赚上一笔。

不过被常浩南直接进行了一个打断:

“施耐德先生,由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路线的变化,AE100已经不符合我们的实际要求,就没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让空客按照华夏标准设计飞机这种事情,连提都不用提,所以他干脆直接挑明了自己的要求:

“不过,虽然我们对于生产AE100没有兴趣,但却很愿意成为空客飞机的零部件供应商。”

“以我国目前的航空运输市场发展速度,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需要购买的客机数量必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我想空客公司应该很愿意吃掉其中一部分蛋糕。”

“而如果能在销往我国的飞机上面,应用一部分我国生产的零部件,我想一定会有利于贵公司飞机型号的竞争力。”

“当然,关于供应商的资质,以及零部件的质量,可以由贵方派人来进行核验。”

施耐德没有马上回答,因为这不是他的职权范围。

但无论是他还是常浩南都清楚,空客应该不会拒绝这个要求。

毕竟一架飞机上面,也不是所有零部件都是技术含量拉满。

施耐德想的自然是,把占比较大但技术含量和利润率较低的部分丢给华夏生产,从而提高销量。

而常浩南想的则是,只要空客体验过华夏这边的生产能力之后,逐利本能就势必会促使他们把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搬到华夏来。

毕竟,前世的时候就是如此。

他只不过把这个过程提前了几年而已。

一方面,尽管这些欧标零部件不能被直接用于未来的华夏大飞机,但工程师和工人的经验却可以助力未来的航空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这个年头,哪怕是欧洲人觉得利润率较低的部分,放在华夏这边一样是个香饽饽,还能解决火烧眉毛的大量就业问题。

因此,常浩南是准备借此机会,提前布局一个大飞机产业园!

该去搞歼10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