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竟然真有用?(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实际上,吴浩算是他手下的几个工程师里最不受器重的一位,入职已经一年多,还是没什么明显进步,很多东西都要来问他,好在基本功不错,所以试用期结束后还是转了正,只不过一般都是被分配到重要性最低的那份工作。

这次从常浩南那里带回来的那个工艺设计方法,虽然方满昌并不抱什么期待,但毕竟花了750万巨款,哪怕看在钱的份上也不能就扔在一边。

于是他花了几天功夫,按照那套方法找到了几个典型的工艺方案,便随手丢给了吴浩去做。

哪怕做不出来,也权当是收集数据了。

“是伱昨天按照那什么新方法设计出来的流程?”

坐在方满昌对面的同事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正低头查看表格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头都没抬地问道。

“对,吴浩问我是不是拿错了,确实跟他之前做的那些不太一样。”

方满昌摇摇头,他觉得自己很可能因为前些天那个决定被刻在兴澄特钢的发展史上。

只不过是以反面典型的方式。

“你也是,竟然还真拿那东西当真,还加了几天班去分析……”

对面的同事说话间用红色铅笔从一堆数据中圈出几个,然后把放大镜放在一边,揉了揉有些酸痛的眼角:

“还是不行,质量磨损率平均值这都突破μg/N·m了,这还是有油状态下的,断油状态的数据我都不敢想……”

“没办法,把这批样品送去做一下X射线能谱仪分析吧,看看磨损和磨屑形貌,”

方满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结果。

实际上,兴澄特钢在制造出合格的M50钢之后,就开始研究M50NiL的热处理方案,但几年时间下来不能说是进度喜人吧,至少也可以说是原地踏步。

70%的样品综合性能还不如旧的M50材料,剩下30%也提升不大,偶尔有几个某些特性很突出,但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致命问题。

总之都是废料。

不过他知道冶金工艺就是在这样茫茫多的试错中推进的,所以倒也耐得住寂寞。

“来分析下一组吧。”

他说着换上了一份新的表格。

坐在对面的同事长叹一口气,也再次拿起了放大镜。

……

枯燥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当天深夜,中间就连两顿饭都是后勤部派人送过来的。

方满昌审核完最后一份实验数据,从椅子上站起,伸了个懒腰准备下班。

久坐之后乍一起身让他感觉到眼前有些发黑,扶着桌子缓了一会才恢复过来。

而当他重新站直身子的时候,却发现门口正站着一个气喘吁吁的人。

“吴浩?”

方满昌认出了对方:

“你这么晚过来干什么,数据明天早上交过来就行,该下班了。”

“不是,方总,您可真是太厉害了……”

吴浩气喘吁吁地把手里A2尺寸的数据记录放在桌子上:

“今天这几块钢,测试结果简直神了……”

“啊?”

方满昌正准备脱掉工装换上常服,但扣子解到一半动作就停了下来:

“什么结果?”

“您早上给我的那份工艺方案啊,总共5份样品,最差的一个测试结果都比我过去做的那些好了不知道多少……”

“感谢方总能分给我这么有前景的一个方案,我之前还一直觉得您对我有偏见来着,实在是太……”

方满昌已经听不到吴浩后面的话了。

他赶紧翻开桌上的测试结果。

密密麻麻的数据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完,所以他直接看向了之前一直困扰自己的耐磨性部分。

“μg/N·m、0121μg/N·m、0,094μg/N·m……”

“你测试方法是什么?”

旁边的同事看着眼前这些数据,第一反应甚至是测错了。

刚刚表达完自己感激之情的吴浩愣了一下,紧接着马上回答道:

“就是这上面的要求,用RCF3型滚动接触试验器驱动轮曲率为R7mm曲面,直径φ200mm,施加载荷为的接触应力,转速为30000r/min,采用4050航空润滑油且供油充分,在常温试验条件对样品进行滚动接触试验。两种材料试样规格为φ20×50mm……”

“方总,虽然耐久性试验还没做,金相组织也没观察,但是从耐磨性、耐蚀性、表面硬化程度和易加工性这几个表层数据来看,这东西简直就是新一代金属材料,我上学时候检测过从日本大同制钢进口的M50NiL钢,很多性能都还不如这个……”

而旁边很久没说话的方满昌此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TMD,这玩意竟然真有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