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科工委编外副主任(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尽管NSK的产品相比于大众之类欧洲车上面用的斯凯孚已经便宜了不少,但终究还是要用到外汇的进口件,价格折合人民币差不多100块钱一个。

这里面的利润,崔文学也打听过,大概在70%上下。

也就是说这东西算上运费和渠道费,成本不超过30块钱。

如果能国产的话,成本至少打掉一半。

松花江一年卖5万辆车,就可以省下1000万的成本。

这还没算变速箱和发动机……

要知道,东安这款的发动机可不止用在松花江自己的车上,而是有很多微型车乃至轿车都在使用。

大部分松花江的用户都是运营或者公务采购,并不会太在意车上各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只要能用的住,进口换国产也不会损失什么口碑……

把大概的利益得失盘算一遍之后,崔文学觉得,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了。

不仅仅是为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随着最近两年华夏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集团的航空业务肯定要逐渐上涨,而他这个造车出身的总经理要是还想坐稳位置乃至更进一步的话,就必须得拿出来点值得一吹的硬成绩才行。

……

冰城飞机集团能接到来自东北特钢定向投送的传真和信件,自然是有常浩南在背后推波助澜。

而此时,他人就正在国防科工委的一间会议室里。

几天之前,在他给科工委打去过那个电话之后,当天下午就收到了科工委兰新志秘书整理好的精工计划档案。

冰城那边提交的“直升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就是常浩南翻开之后第一个看到的项目。

里面涉列出来的关键零部件列表,80%都是齿轮或者轴承,简直是为了眼前这个事情量身打造。

如果不是因为打那个电话完全属于临时起意,他甚至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收了好处,才故意把这个东西放在第一位。

今天他本来是打算去把档案给还回去,结果人刚进科工委,还没等找见兰秘书,就被丁高恒亲自扣住了。

说是要开会。

会议规模很小。

总结起来,就是科工委的几个头头,加上一个常浩南。

负责会议记录的正是兰秘书。

看见被丁高恒带进来的常浩南,他差点惊得把手里的笔甩出去——

之前他们这些高级别秘书私下里都称常浩南为常副主任,但终究只是开个玩笑,最多加上一些对于这个年纪远小于他们的年轻人能日常混迹于丁高恒周围的羡慕罢了。

结果好家伙,今天直接带着他来开部委级别的内部会议?

这是不装了?

真就编外副主任呗?

好在兰新志毕竟在秘书岗位浸润多年,虽然心中剧震,但脸上还是古井不波,只是和坐在旁边的常浩南示意了一下。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叫过来开这个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咱们部门组织架构的调整有什么看法。”

丁高恒的一句开场白让常浩南有点绷不住。

这未免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