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半导体产业链,得从头抓起(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没市场就没反馈,也带不起来一整条产业链。

而常浩南去年掀起来的那一波超算热潮,算是解了曙光集团的燃眉之急。

否则资金链真有可能绷不住了。

但光是依赖一些高校,而且都是条件较差的二三流高校订单,长远来看肯定不是办法。

曙光系列超算还是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

但真想要在硬指标上反超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同行,显然不是一两年之内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李杰才想着走一些旁门左道。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是常浩南之前没想过的。

但是在听过李杰的想法之后,常浩南的脑海中瞬间蹦出了一个更加放飞自我的念头:

“李院士,我觉得,咱们不如做的更干脆一点。”

“能不能让曙光集团和我们火炬集团合作,面向TORCH Multiphysics数值计算软件专门优化一款超算出来,比如……可以叫曙光2000T,专门提供给像是青藏铁路这样的超大型项目使用,反正他们专机专用,完全可以不在乎兼容性……”

他对于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了解不多。

但从前世的经验来看,计算机从硬件,或者至少是底层驱动软件的层面上,对特定类型应用进行优化,应该是有可行性的。

比如用N卡挖矿就比用A卡更好……

这下子,眼前一亮的轮到李杰了:

“你是说……捆绑销售……”

“不是……不要说的这么难听……”

常浩南赶紧摆手否认:

“可以叫联名款嘛……”

“强买强卖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可以在面向大众的专业版软件里面增加一些曙光2000T联名款的专属功能,解锁之后相当于购买了半个专业提升款,然后建议客户选择你们曙光集团的产品……”

“当然,这个联名型号的利润肯定要分给我们火炬集团一部分……”

常浩南的这套玩法,有点类似游戏界的某平台独占,或者至少是首发独占,属于后世很常见的营销策略。

不过在90年代末期的国内,显然还比较新鲜,至少让李杰一时间觉得有些烧脑。

好一会之后,他才回过神来:

“要这么做的话,那就不光是系统和架构的问题了,就连核心硬件,比如芯片层面,也得做出相应的修改才行……”

“当然要改。”

对于从将近二十年后穿越回来的常浩南而言,“自主搞芯片”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想法。

于是,他又继续解释道:

“我们的超算,乃至整个半导体产业要想发展下去,不可能永远依赖国外提供的成品硬件,总有一天必须得靠自己。”

“既然总有这么一天,那就不如早做准备。”

“又没说要一步到位,可以先从设计开始嘛,大不了生产找别人代工,超算用芯片不是消费级产品,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

“总之,咱们不光是要盘活一个曙光集团,还得把上游的产业链一点点拉起来,至少不能让人家越落越远。”

“眼下国际环境相对来说还没那么紧张,还有从国外获得一些技术和协作的可能,如果不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开始追,万一以后局势有变,再想要突围,那难度可就大多了……”

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李杰做了个深呼吸,盯着常浩南看了一段时间,然后才点了点头:

“好,我回去之后着手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