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液态金属冷却法(2 / 2)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沸点高、凝固点低,还要热容量大……”

马立平双眼望天低思索了一下。

他本来想说哪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有一个大类的材料都符合这个要求,只不过它们通常并不被认为是“液体”罢了。

“那就只有……液态金属?”

常浩南点头:

“我初步想一想的话,最好是用铝或者锡,就像你说的,凝固点也不能太低,否则骤然遇到强冷对于晶体生长也有不利影响。”

这一次,马立平没有马上给出回应,而是在机柜前来回踱着步子,显然是在思索这个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常总,如果是用液态金属,那需要控制的可操作变量就更多了,尤其是冷却速度提高的情况下。”

几分钟后,他重新停住脚步,看向常浩南:

“至少还要考虑液态金属本身在接触到晶体之后的温度变化,而且就算导热系数相对大,但因为流动性不足,所以液体内部还会形成一个新的温度场,必须同时对这个温度场进行控制,还要考虑到,我们的加热手段本身也是不均匀的……”

别说着手去算,哪怕只是想想,就让马立平感觉到头大。

“如果用均匀加热的方法呢,比如微波加热?”

旁边一直插不上话的钟世宏突然提议道:

“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个变量……”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对面两个人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要用微波……加热金属?”

马立平的声音有些难以置信。

就像他刚刚面对常浩南时候那样。

只不过,之前他是怀疑自己的水平是否不够,现在则是怀疑钟世宏的智力……

微波对于金属有趋肤效应,只能透过很浅的金属表层,并不能像烧水那样从内部进行整体加热。

“没事了……”

意识到自己出了个馊主意的钟世宏当即闭嘴。

“总之,如果引入液态金属的话,那控制逻辑会异常复杂,包括我们下一步的工艺优化,每多引入一个参数,优化难度都会呈指数型增加……”

“我们……真能在几个月时间里得到结果?”

当模型的复杂程度足够大的时候,哪怕用计算机也很难计算出结果来。

尤其眼下这功夫,华夏的超算在硬指标上仍然比国际领先水平差不少。

“这个么……”

常浩南推了推头上的安全帽:

“别人我不好说,但既然是我来负责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