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等涡扇10定型之后(2 / 3)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不过,如今发生的事情还是证明,对方当时的担忧完全准确。

而且,所有细节,都能对上!

这让丁高恒不由得回想起两年前,自己第一次跟常浩南通电话时候的情况。

当时甚至还是通过杜义山才联系到的对方。

几乎完全相同的剧情。

只不过,当时二人讨论的内容,是华夏航空工业的发展路线。

后来也是通过波音并购麦道的事件,验证了常浩南的思路完全正确。

如今两年过去,结果么……

自不必多提。

以前谁敢想象,竟然会有欧洲的航空企业主动来求合作?

又有谁敢想象,华夏竟然能跟欧洲和美国实现适航审定的对等互认?

结果现在竟然都已经实现了。

既然如此,在对方野心已经挑明一半的情况下,丁高恒心中的天平,自然已经发生了倾斜……

在这个关键时候,怀国莫也跟着想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首先打破沉默,表示支持丁高恒的想法:

“各位,回顾我们过去几年对外合作的项目,凡是最终取得成功的,无论是新舟60也好,还是十一号工程也罢,无一不是双方取长补短,相互依赖,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互相攥着对方的命根子。”

“但是圆环工程,虽然名义还是平等合作,但实际上,我方只是出钱而已,每架飞机亿美元的单价虽然高,但埃尔塔公司毕竟不像图波列夫那样已经濒临山穷水尽。”

“换句话说,在这个项目上面,我们手里除了掀桌子以外,根本没有什么筹码,换句话说不存在博弈的可能。”

“所以,我觉得丁主任刚刚说的,在理。”

这种内部会议,倒也不完全是一言堂。

但现在主任和第一副主任站在了同一阵线,那别人确实也没什么操作空间了。

更何况,两个人,尤其是怀国莫刚刚摆事实讲道理的一番解释,还是有说服力的。

刚刚还有所迟疑的张东旭也是从善如流,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如果大卫国用拖字诀的话,我们要怎样操作,才能尽快跟对方彻底脱钩?”

圆环工程的拍板级别之高,就连丁高恒都不能完全做决定。

所以他刚刚说的,也只是“做好无法推进下去的准备”。

关于这个问题,丁高恒心里倒是早就有了腹稿:

“去年年中,筑堤行动结束之后,我们就在常浩南同志的建议下上马了基于运8平台的空警200项目,浩南同志当时还亲自参与了一部分设计工作。”

“只不过,因为一直只是作为备份项目,所以分配到的资源比较有限,目前还没走到试飞的步骤。”

“先把我们手里的资源倾斜过去一部分,反正大卫国那边继续这样拖下去,咱们也不用付下个节点的钱,只要电科14所和陕飞的空警200能率先首飞,两边的效率一对比,差距马上就能体现出来,上级对自主型号的信心自然也就有了。”

这个安排,基本已经天衣无缝,因此很快就得到了一致认可。

不过,在表决通过之后,还是有人提出了疑惑:

“但是丁主任,圆环工程毕竟是用伊尔76改预警机,空警200如果是运8平台的话……那无论装备的雷达体量,还是航程和留空时间,应该都没办法完全替代吧。”

在决定做出之后,丁高恒也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