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精确制导导歪了(2 / 3)

作品:《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马洛特刚刚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是真的一定要让斯坦森看到什么,听到后者这么说,也就点了点头。

没错,即便是这份任务简报,里面的内容仍然是不完整的。

随着口令下达,斯坦森上校拨动左手边面板上的拨杆开关,机腹四扇巨大的弹仓门随之开启。

一架刚刚从罗斯福号上起飞的EA6B电子战机按照预定飞行计划,在8500米高度找到了那架需要掩护的“神秘目标”。

“等一会让附近带着吊舱的战术飞机来确认一下吧。”

作为职业军人的斯坦森本来也没有追问到底的想法,现在更是顺利地被转移了注意力:

“要是让我说,空军前年退役掉所有EF111就不是个明智的决定,光是靠F16CJ根本不可能完全应付防空压力,至于让海军或者陆战队给我们提供电子战掩护,也不是长久之计……”

但是这个时候,马洛特已经操纵飞机开始爬升,加上飞翼式布局的驾驶舱几乎没有下方视野,因此斯坦森并未观察到炸弹的效果。

至少心理负担会轻一些……

“AV12,回声02号报告了一个P波段雷达信号源,频段难以干扰,但正准备进行摧毁性防空压制,另外一个C波段信号源已被我们完全干扰,没有威胁。”

其中3枚距离假目标位置稍远的炸弹识别出航线存在问题,在命中之前关闭了引信。

“呼——”

“打开弹仓。”

按照飞行计划,他们将在大约两分钟之后进行一个180°转弯并踏上返航之旅。

那是本次任务的一处地标。

这种型号在本次行动中的总体表现不佳,命中率只有个位数百分比,但至少能迫使对方关机转移阵地。

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在首次作战测试后不到一个月,就火急火燎地派他们执行第二次任务。

由于陆军和空军本质上是一回事,因此这种锅自然而然地就被甩到了海军头上。

虽然斯坦森并没有开口询问,但或许是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也或许是准将自己也在担心同样的事情,总之马洛特话锋一转,主动提起了之前的那架F117。

“不过你放心,之前那架夜鹰出事,是因为海军航空兵的那帮蠢货自作主张减少了EA6B的任务频率,才让对方的雷达抓到了机会,这次参联会特地协调了海军陆战队第2电子战中队,他们会起飞4架EA6B,在我们进入战区空域之后分两批全程提供掩护,就算预警雷达碰巧还能看到我们,导弹也发射不出来。”

“还好,一切顺利。”

“能看到地面上的情况么?”

毕竟B2可不是F117这种战术飞机,这种刚刚服役两年、总计只有21架的宝贝疙瘩要是有个什么差池,哪怕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军来说也是巨大损失。

23点43分,空军第8航空队指挥官波恩·马洛特准将和第509轰炸机联队指挥官桑普尼·斯坦森上校共同按下投弹按钮,6枚GBU31航弹从弹仓中的挂架上呼啸而下,按照程序设定的目标飞去。

B2飞机当然也安装有雷达告警接收机,但作为一架隐身飞机来说,这种设备的意义实在不大,因为无法判断雷达波是否真的发现了自己。

显然,这是早就被送到附近的GPS干扰设备开始发挥作用。

为了实现极致的隐身,B2轰炸机并未搭载可用于对地观测的可见光瞄准具(丢核弹并不非常依赖精度),加上初代JDAM也没有双向数据链一说,所以轰炸效果就只能靠肉眼看。

伴随式电子掩护用两架飞机和一架飞机的区别不大,因此另外一架更早起飞的徘徊者已经提前前往作战空域,对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防空压制作战。

亚得里亚海上空。

这个年代的JDAM还没有广泛装备后来的增程式滑翔套件,因此飞行距离和机动能力都有限,对于投掷高度和速度也有比较严格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