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第149章牵扯太多(2 / 2)

作品:《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

    李靖的奏本中记载的很简单,贺兰楚石的证词以及秦寿的计谋。

    至于汉王爷参与此事的消息,语句模糊,被一笔带过。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即便是选择站在秦寿这边的李靖,也不敢轻易地下定论。

    李世民令宦官将奏本呈上后,看了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将奏本放在桌上,点头道:“朕已知晓,你且按律法办案就是。”

    李靖应下,而后退回列中。

    便在这时,杜如晦又一步出列,从怀中摸出一本诗经,双手捧着说道:“启禀陛下,长安书局第一批刊印书籍已出,此为样本。”

    “批注者是讴王殿下,臣昨夜已看过,请陛下过目。”

    这《诗经》注释版,秦寿只做了大半,剩下的小部分则是由杜如晦连夜批注的。

    为的就是在朝堂上能够呈出完整注释,以此来为秦寿换得陛下几分好感。

    李世民听闻此言,有些微微错愕,似乎是没想到秦寿的效率如此之快,点点头,”呈上来吧。”

    从檀木盘中拿过《诗经》注释,李世民稍稍翻开几页,只见在每一字每一句都被细心加上了注释。

    与先前狗爬般的字体不同,虽然现在秦寿的字依旧算不上好看,但最起码能拿的出手了。

    只是稍微翻看了一两页,李世民便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

    身为一国之主,李世民也算是博学多识,文学大家对于诗经的注释孤本更是见过不少。

    但秦寿注释的这版确实让他眼前一亮,与李世民先前所读过的注释不同,相对于咬文嚼字的解释,秦寿的注释更偏向于对整首诗的感情理解。

    而关于字词的注解也都一应俱全,并未因此失彼。

    站在秦寿注释的角度,是首先将读书的人拉入感情,从而进一步理解诗词的意思。

    若是秦寿知晓了李世民的想法,怕是要在心里冷哼一句,”九年义务教育可不是白学的。”

    毕竟在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里,是有着解释'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种难度的题目在的。

    这样的注解,李世民还是第一次见到。

    “真不愧是这小子。”李世民嘴角轻轻勾起一丝笑意,而后将诗经合上,放在一旁道:“此注释我会仔细品读,之后再确定是否刊印。”

    “不过除却《诗经》一书,其余的四书五经,也要抓紧提上日程。”

    “若是人手不足,可直接调用翰林学士。”

    “就这样吧。”

    在这里,李世民用了品读一词,其中可就大有讲究了。

    如果去掉品字,那就没什么了,就是简单的你做了这件事,好,朕看一下。

    但加上品这个字,就大不一样了。

    你品。

    你细品。

    杜如晦在听到陛下的话后,暗暗松了口气,相对于寻常注释来说,秦寿的注释无疑于剑走偏锋,虽然这等思路读下来,确实有不一样的发现,但总归是与传统注释不同。

    而此时,秦寿并不知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

    此时他正在长安书局内检查工部交付的活字印刷机,绕着活字印刷机观摩了一圈。

    秦寿不由得感叹起来,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果然是无穷的,若不是因为自己穿越而来,怕是根本不及于他们的智慧。

    原本秦寿创造出的活字印刷机已是较为完善的机器了,为了防止有哪一步做错,他是完全按照图纸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