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史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2 / 4)

作品:《超时空史记

李景隆无言以对。

朱元璋又说道:“朕听闻太孙连削几位藩王为庶民,其中,朕的五子周王与你交好,你去抓他时,他还命厨房做饭招待你。后来,朕的十二子湘王被逼自焚,这些事,难道你都没上谏过?”

说话的语气平淡,却有着一股凌厉的杀机。

“陛下!!”

李景隆不再怀疑眼前人是否为太祖,他颤抖着长跪在地,连连叩首:“臣李景隆,有愧陛下,有愧社稷,愧对周王昔日情分,臣自知死罪难逃,不敢求饶,请陛下降罪赐死!”

燕王是造反,固然是死罪,但应天府的太孙朱允炆,削藩之策,针对的都是太祖的儿子!

太祖岂能不怒?

怒子孙不孝,哀子孙不和,以致有了今日。

楚祯看向了还站着的两人,主帅已跪拜,他们却仍旧坚持站着,显然是心中有顾虑。

“朕到了应天府再审问你等,如今不是时候,都起来吧。”

朱元璋命桥上众人都起身,目光却看着那站着的两人。

对方主动拱手:“我乃都指挥庄得。”

“都指挥楚智。”

二人都报上了名字,庄得再问:“敢问太祖,燕王如何处置?又将置当今圣上于何地?”

这句话表明,他们是忠于建文帝。

众人都看得出,太祖要问责朱允炆,而偏袒朱棣,甚至或许是有意让他当皇帝。

但这天下,又是太祖高皇帝生前亲手交给太孙,如今却又反悔。

岂不成儿戏?

站起来的众人中,有几人也稍显尴尬。

朱元璋对他们说道:“你们都是忠臣,朕很欣慰。”

众人脸色好了不少。

朱元璋继续说:“朕与楚史官一样,不想看到追随过朕的大明将士在内战中流血,这场干戈止于此时此地,勿要再动刀兵!”

“朕知道你们有疑问,为何不去找太孙。”

朱元璋脸色沉下来:“朕归天不到一年,太孙就连削他的五位叔叔,他被权欲迷住了眼,听不进别人的话。”

众人听出了太祖的言外之意。

但朱元璋却以凌厉语气,直接告诉他们:“朕要你们联合率军南下,围住应天府,勿要攻城,朕再亲临!”

李景隆心中一震,这岂不是……太祖亲自造反?!

别说他,众将一时也不敢立刻答应下来,犹豫迟疑,思考此事是否可行。

“你们可以不领兵。”

朱元璋对庄得楚智二人,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但朕却要回朕的兵马!”

说罢,昭告四方道:“朕,朱元璋,本为淮右布衣,元失其政,天下大乱。朕集众渡江,抚定江左,改集庆为应天府,建元洪武,立国大明,至如今,已有三十年矣。

两军将领听令,凡追随过朕一统天下,无论是你们父亲、叔叔,还是爷爷,都来至桥前,朕为你们化解今日干戈!!”

李景隆,瞿能,郭英,以及庄得楚智二人,都为这番话深深震惊。

太祖要夺兵权……不,这些都是大明的将士,本就该听太祖旨意!

即使大将军李景隆,都指挥庄得、楚智等人不交出兵权,太祖高皇帝依旧能指挥得动这支跟随他打过天下的兵马!

甚至于,太祖可下令乱刀砍死他们这群将领!

“放下武器!!”

朱棣立刻给张玉等人下令,让他们去传达。

楚祯朝他一笑,说:“你再喊一次。”

朱棣明白这话意思,酝酿片刻,朝自己的十五万六千大军喊道:

“我乃太祖四子,燕王朱棣,奉太祖高皇帝圣旨,命五军将士放下武器,与朝廷军化解干戈,休战言和!”

他的声音传遍战场,十五万六千余名燕军将士没有太多犹豫,凡手中有武器,身上披着铠甲的人,皆解甲弃械。

朱棣其实已经被朱允炆削去爵位,但在朱元璋面前,他是无可争议的燕王!

“……放下武器。”

李景隆朝身后站在桥头的亲卫下令,眼睛却看向那位史官。

楚祯一笑,做了個手势,请他也说话。

李景隆心中紧张,也酝酿半会,才开口喊道:“我乃大将军李景隆,今日我军与燕军即将交战于此,致使将士血洒沙场,楚史官不忍见尸横遍野,故请太祖圣灵降临白沟河。

我奉太祖高皇帝圣旨,命我所统帅百万大军,弃械解甲,听候太祖之令!”

至此,兵权易手。

实际上,见燕王果决下达卸甲命令,又亲眼看到对岸的燕军弃械后,朝廷军中已有不少人纷纷丢下兵器,不愿再战。

但朱元璋仍然坚持接见了前来白沟桥的诸多中低层将领,他对楚祯说了一声后,便迈步走向朝廷军一侧。

“父皇小心!”

朱棣连忙跟上,朱高煦见状,也赶紧追过来,只是他如今空着双手,铠甲也丢了,难免会觉得寒毛倒竖,生怕有一支箭飞来。

“陛下!”

李景隆等人同样跟随在太祖身后。

既已作出决定,大将军李景隆的话传遍三军,郭英、瞿能、俞通渊、藤聚等人,也就不再迟疑,跟着太祖一起造反,打回应天府去!

他们跟着太祖,面见了诸多中低层将领,见到太祖亲自与他们交谈,回忆与他们父辈的种种事迹。

楚祯知道,这也是夺权的一步,权力是从下而上,只要这些中低将领肯听从朱元璋的直接命令,那即便李景隆等人反叛,也夺不走兵权。

见完朝廷军,朱元璋又去见了燕军将领,似乎想把朱棣的权也给夺过来。

但楚祯看得出来,这仅是为了安抚朝廷军,以示一视同仁。

朱棣的兵权可不是简单就能夺走的。

结束后,众人再来到了白沟桥中央。

朱元璋对他们说道:“你们合军一起南下,但各自领军,一个月内围应天府,朕到时候再下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切记。”朱元璋告诫众人:“沿路勿要滥杀,劝降各地,或绕路前行,直奔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