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清欢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6章 再下一城(1 / 2)

作品:《大宋清欢

姚欢秉承的,是现代人的效率。

从端王府拉好赞助的翌日,她就约了樊楼的三少东家、鳌虾行行副,韩三郎,运上三四大筐刚从稻田里收上的肥壮小龙虾,往开封府走一趟。

端王只是出钱的皇亲国戚,为了让艺徒坊比私人书院更安全和长久,她得去找对挂靠的主管部门。

中秋临近,京城各行会的行首、行副们,都要去开封府拜访,呈上节礼。正好趁着鳌虾行给衙门纳贡的机会,见见人。

大车停在开封府后门,门吏一见身穿直裰长衫的韩三郎,吩咐着车夫和小厮往地上抬虾筐子,就晓得,又是一个来上贡的。

“这位行头儿,是寻常规矩,还是需要通传?”门吏熟练地问道。

韩三郎塞给他两个大钱,客气道:“这些活虾,按着寻常规矩,仓曹的官爷晓得如何处置。但在下和这位娘子,却要劳烦尊驾引往户曹处。”

门吏心领神会,引着韩、姚二人往衙门里走。

去往公廨诸房的路上,姚欢瞄了几眼这开封府的后院,但见堆满了鲜肉鲜鱼、瓜果蔬菜、糕饼细面、酱罐子、蜜饯篮子,又有帕子汗巾、帽儿袜子,甚至还有牙粉、肥皂和厕筹。

厕筹,就是用来擦屁股的竹片儿。京城商品经济发达,连厕筹都有专门的行业公会。

韩三郎轻声与姚欢道:“都是各行会上贡的,但你瞧,猪行、禽行和鱼行的,不会办事儿,扎堆送来,且都是宰杀好的,这天气如何放得久?难道让衙门的人领回家后,两三天里顿顿大鱼大肉?过年也不这么吃哪。应该商量好,分开送。不过,咱们的鳌虾,无妨,篓子里也能活好几天。”

姚欢抿嘴,闲闲道:“三郎,如此一想,鳌虾真是个不错的买卖吧?比螃蟹还耐折腾,在城里四处运,也不像赶鸡赶猪那般粪尿横流,招麻烦。”

说话间,门吏已将二人带到户曹刘参军的公房门口。

户曹掌管一城税赋,在京城地界,尤看中商税。

樊楼这样的纳税大户,和刘参军关系铁得很。

韩三郎奉上两坛樊楼的好酒,恭敬道:“家父亲自酿的,请刘伯伯品鉴指点。”

又赶紧介绍姚欢:“这是姚娘子,鳌虾最早就是她养起来的。”

刘参军眉毛微扬,带着一口平易近人的官腔道:“噢,久闻其名,今日有幸得见。姚娘子好本事,开了县里的荒地,还能给开封带来不少商税。”

姚欢俯身道谢:“参军谬赞,小民的本分。”

韩三郎适时接上:“刘伯伯,今岁的秋虾,特别肥,捕捞后,姚娘子又细细挑出尖货,送来府中给官爷和属下兄弟们尝尝鲜。另有一桩善事,姚娘子也在办,因难免懵懂,须先来听听刘伯伯的教诲。”

“哦?”刘参军放下手里批阅的公文,和颜道,“但说无妨。”

姚欢遂将开设艺徒坊的原委,简略道来,并谨慎地提出自己的一番设想。

刘参军凝神听完,稍作思量,爽快地与韩三郎道:“今日也是巧,功曹那边的许参军也在府中,走,我带你们去寻他。”

……

开封府的事愉快地办完,已过了申时。

姚欢让韩三郎将自己送到隔着几条街的太府寺。

她在临街的饮子店摊头上,买了两杯“沆瀣浆”。

喝多了自家的咖啡,也要换换口味,博采众长,尝尝同行们的“喜茶”。

“沆瀣浆”,是一种由脆萝卜、莲子、秋梨绞取汁水后,做成的凉饮子,此季正当时令。

姚欢咬着麦秆,看着街景,悠然地啜饮完一大杯清甜润喉的沆瀣浆,太府寺门口喧嚣渐起,公务员们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