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大唐支柱(万字大章)(2 / 2)

作品:《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莫说留在京中的太子殿下,就算是同样参与北疆大战,更斩杀孤鹰汗国一位武圣的赵王张腾,也只被外界赞一声老当益壮,却决然无法同女皇相提并论。

唯一的悬念,在于女皇张晚彤当下的伤情。

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或许是最后的机会?

现在不一定来得及了。

但是再晚,就一定来不及。

人会放弃执念么?

“山河神器易位,皇座更替,不同于其他,和山河国运龙脉民心息息相关。”

元墨白语气平和:“所以北疆大战,赵王殿下同样投身其中,但云州一战之后,当今陛下众望所归,纵使重伤,太子殿下和赵王殿下想要登上大宝,也不可能摆明车马谋逆,功夫要在别处下。”

雷俊:“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同小师姐那边保持联络即可。”

他留在山上,除了温养自己的碧落流珠和九泉升灵珏外,还要重新温养法宝。

同须弥金刚部一战,天师袍与太清八景宝蓑皆受损。

受损原因,都是因为金刚部主伽罗陀的明王忿火。

尤其天师袍硬挨了对方一式大明王神刀。

看着缺口不宽不长一条,但直接损及天师袍根本。

而且明王忿火如附骨之疽,纠缠不休,仿佛历轮回而不增不减,始终持续造成恶劣影响。

好在随着近些年天师府渐渐恢复元气,积累渐丰,雷俊有暗中做储备安排。

府里分门别类,特意留出一部分稀贵天材地宝,封存不用。

预期安排,就是万一天师三宝受损,可以尽快用以修复。

相关修复方案,雷俊师徒等人推敲过多次。

所以眼下照方抓药即可。

指望一蹴而就,立刻令天师袍复原,自不可能,修复和重新祭炼怎都需要不可避免的水磨工夫。

但所需时间,无疑大幅降低。

不过,雷俊的太清八景宝蓑就没这个待遇了。

并非他不做预案,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优先保证天师三宝那边供应的情况下,雷天师总不好中饱私囊把公家储蓄挪到自己的小金库里备用。

好在有大师兄王归元相助,祛除明王忿火比预想中顺利。

只是修复太清八景宝蓑,需要比修复天师袍更久的时间。

雷俊看望过张静真等受伤的门人弟子后,便专注于自身潜修,并温养修复受损的法宝。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疆方面战事也最终收尾,一切彻底尘埃落定。

外界相关讯报,陆续传回龙虎山。

沈去病带领一卫经过专门遴选,基本上全部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大唐神策军,通过伯颜山下虚空门户,反杀入对面的草原。

他们行动迅猛,虽然主要是兵击武者和炼体武者,但风格竟似乎比异族游骑还要更加灵动。

草原上,他们神出鬼没,七战七捷,杀伤大量留守的孤鹰汗国中人和驯养教化的异兽,焚烧大量牧场、草场,最后,更抵达孤鹰汗国汗庭所在的红日草原。

一战之下,第八场大捷。

沈去病击杀孤鹰汗长子,八重天圆满的武道高手朝洛门,并生擒孤鹰汗幼子。

动乱之下,很快吸引其他异族势力的注意。

相对靠近孤鹰汗国这边的苍狼汗国和白鹿汗国,陆续有人赶来红日草原。

但等他们赶到是,草原上遍地红日,已经被烧成一片火海。

沈去病、金刀武等大唐将士,裹挟大量异兽和部分异族人口,陆续撤回大唐人间伯颜山。

大唐方面,当即开始着手镇封伯颜山下虚空门户。

他们倒也无需太匆忙。

因为对面孤鹰汗国已经自顾不暇,草原上一片混乱。

前后几次入寇大唐,令孤鹰汗国主力尤其是高境界修士损失惨重。

如今被沈去病他们反杀回去一遭,除了本身造成的杀伤外,更释放一个信号:

孤鹰汗国主力,回不来了。

虽然沈去病动身出发时,云州之战尚未有结果,但他这一趟长驱直入,还是带来类似效果。

接收信号的人不是孤鹰汗国自家。

而是苍狼汗国和白鹿汗国。

彼时,孤鹰汗哈日格尔等人虽然不在,孤鹰汗国本土空虚,但只要他们有可能卷土重来,周围其他人便不至于有太大的动作。

尤其苍狼汗国、白鹿汗国此前也刚大战一场,正做休养生息之时。

但如果哈日格尔和孤鹰汗国主力栽在异域,再无法回来,那显然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于是眼下的孤鹰汗国实力范围内,苍狼汗国和白鹿汗国已经毫不客气践踏进来。

曾经的四大汗国,已经有要变作三大的趋势。

对此,沈去病就不管了。

他建奇功大胜归来,虽然与朝洛门一战为了击杀对方令他也负伤,但他此刻正乐呵呵与大唐神策军同僚,研究那些被他卷回来的大量异兽。

青龙嘶风兽、黄龙嘶风兽这异族驯养培育最多也最成熟的,自不必说。

旁的其他异兽,则种类繁多,但是单种数量较少。

雷俊听说,沈去病等人此番不光卷了异兽回来,还卷了不少掌握驯兽手法以及骑御武道修行之法的人回来。

该说不说,能接触和掌握此等密法者,不至于有普通牧民甚至猎奴之流。

那些人当然存在且数量巨大,但能接触到的都是寻常牲畜。

可以接触黄龙嘶风兽、青龙嘶风兽等异兽者,基本都已经踏上武道修行之途。

但还是有少数不得志的人甚至小部族,自愿同沈去病一行回来,内附大唐皇朝。

在确认孤鹰汗哈日格尔和孤鹰汗国主力全部葬送在大唐疆域后,他们更是放下心来。

虚空门户被镇封后,部分唐军,留在北疆镇守伯颜山一带,同时也暂时监视那些内附异族。

这些小部落的异族中,选派代表,随沈去病等大唐将士,一同班师回朝,觐见大唐天子。

他们的存在也意味着骑御武道一脉传承,流入大唐皇朝。

因为女皇避居长安潜修的缘故,故而特旨有监国的太子殿下,负责一应事宜。

赵王张腾,作为当前的北线主帅,得太子相迎。

…………………

沧州叶族祖地。

大宅中,一位老者静静望着窗外。

深秋过后,寒冬将至。

叶族老族主叶默权沉思不语。

作为沧州叶族当代族主的叶魏,这时过来:“父亲,楚国老称病,已经退出东海。”

叶默权轻轻颔首;“好。”

他接着问道:“赵王殿下入帝京了?”

叶魏:“是。”

叶默权:“还是冒险了些,不过也好。”

叶魏默默颔首。

说冒险,是因为虽然可能存在竞争,但赵王张腾和太子张徽,双方本人从来都不曾聚首。

不是所谓王不见王,而是因为另一个人的存在。

当今天子。

故而赵王张腾和太子张徽有一份默契在,从来不会同时现身聚首。

但赵王张腾这趟还是去洛阳了。

他大可以告老称病,返回幽州。

但那样一来,此番北疆大战积累的声望,顿时会散去大半。

届时就当真只是为国戍边,老当益壮的老王爷一位了。

他主动进取,便说明,他终究没有放下。

“只是,这一战,功高莫过于陛下,任谁都不可能功高震主。”叶魏轻声道。

叶默权先点点头,然后再轻轻摇头:“这一战,是契机和开端,真正的功夫,都留在这一战之后了。

如果陛下这一战轻松获胜,那一切自然休提。

反之,就是那些异域蛮族和须弥僧人,为我们创造了机会,这样的机会,可能不会再有了。”

叶魏:“地脉龙气动荡,山河不稳,当前尚不可断言,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只是……天师府许元贞、唐晓棠尚在。”

许元贞当前还在东海蓬莱。

可就算不论她,唐晓棠如今一切安好,已经开始代帝巡观四方。

叶魏说罢,忽见父亲叶默权望着窗外出神。

他轻叹一声,静立一旁不语。

半晌后,叶默权似是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叶魏。

叶魏面容平静,但不开口。

叶默权见状,过了片刻后亦叹息一声:“方才又出现了?”

叶魏:“是的,父亲。”

叶默权:“今日是第几次了?”

叶魏:“……第三次。”

叶默权轻轻颔首,油然一叹:“快三十年了,每况愈下。”

他神情恢复安然:“赵王殿下等不及了,老夫更是该抓紧时间。”

叶默权接着伸手,叶魏递上拆开的信件,叶默权静静翻看。

“四个……”

看着看着,老者猛地抬头:“四个九重天,当中还包括九重天圆满的金刚部主?”

“是的,父亲。”叶魏看着父亲面上少见的惊讶之情。

这表情,他前不久才刚刚见过。

但叶魏不会觉得叶默权少见多怪。

直到现在,他想起讯报内容,心中同样生出难以置信之感。

金刚部主伽罗陀。

被佛门手印一脉度化的大妖四目蟒皇。

异域大宋人间道家丹鼎派圣地掌门,赵佑安。

还有须弥金刚部的宿老次松上人。

足足四位九重天高手,全部身陨。

至于金刚寺灭门,三春宫遭屠戮,乃至于须弥之内本土大乱等事皆可以不提。

只是四位九重天高手全部丧命这一个消息,便足以让人惊悚。

因为天师府方面,许元贞没有参与西域之战。

西域大战,顶峰对决,天师府只有唐晓棠、雷俊两人参战!

结果却打崩了须弥金刚部,甚至还捎带上大宋人间的三春宫。

更恐怖的是,虽然雷俊负伤,但唐晓棠眼下还有余力代帝巡观四方。

叶魏刚接到相关消息时,震惊到无以复加。

后续消息轰传天下,细节越来越多。

须弥金刚部有些托大和拖沓,动手如添油。

听闻雷俊、唐晓棠等人并非像云州女皇一样一次性同时面对多个高手,而是近似车轮战的局面,叶魏才稍微松一口气。

但即便如此,这个战果也实在吓人。

毕竟天师府方面不是将人击败击退就结束,而是要击杀对方。

“许元贞此前大战黄玄朴,结果已经很出人预料,而这次西域之战……”叶魏神情凝重至极。

叶默权手指在信纸上点了点:“那个阵法,或是关键。”

叶魏:“阵法,是雷俊所布,但不确定是否他创造,也不知能否短时间内再布置出相同规模的大阵。”

叶默权:“所以,要快,不论对当今陛下而言,还是对天师府来说。”

叶魏:“是,父亲。”

目送长子离去,叶默权注视信件。

常言悔之晚矣,追悔无济于事。

是以叶默权少有懊悔之时。

但有一事,几乎快成为他毕生遗憾了。

当年女皇张晚彤刚登基不久,东海爆发妖乱,张晚彤亲赴海外。

同一时间,还发生了三件大事。

吴王叛乱。

佛门圣地菩提寺近乎灭门。

道门圣地天师府内乱,李外之战。

每一件事,都影响深远。

其中菩提寺灭门,更是叶默权一手谋划。

但是,当时真的选错了!

什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初就算已经是离弦之箭也应该改弦更张,转射天师府。

那是最好甚至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此后种种,都在为那时的错误决定填坑还债。

时至今日,还能添上么?

叶默权望着窗外初冬景象,感到寒意。

…………………

苏州,天龙寺。

北上参战的妙空长老一行人,返回山门。

妙心方丈和妙慧长老相迎。

“虽然率门下众弟子参战,但此战走向和结果,实出人预料。”妙空长老感慨连连。

妙心方丈点头:“我们都很惊讶。”

一旁,妙慧长老沉默不语。

早先还道须弥金刚部可与道门拉锯抗衡,不至于如人间道国一般。

哪曾想……

“各种消息纷杂,相关详情我们这边所知有限。”妙心方丈言道。

妙空长老大致讲述云州之战前后经过,末了说道:“我在北边,于西域金刚寺一战结果,所知有限,很多也是道听途说,不过有几点可以确认……”

“五大法象,双重龙虎合击?”

一直默然不语的妙慧长老终于禁不住开口:“他受伤不是因为击杀那个丹鼎派九重天道人赵佑安?”

妙空长老轻轻点头:“赵佑安有伤在身不假,但毕竟仍是九重天道门高真,雷天师以八重天修为逆斩之,自身并未负伤,他负伤是入须弥决战金刚部主后方有。

五大法象,毋庸置疑,除了天师府嫡传的天、地、人三大法象和雷天师为世人所知的阴雷龙之外,再添一具赤金色的阳刚火虎。”

他看着同样一脸惊容的妙心方丈,似是知道对方所想,补充说道:

“雷天师当前肯定还是八重天圆满境界,而非九重天,在场者有人见过他展开神庭上景,而非大乘道景。”

八重天修士,当然不及九重天。

但如果一人八重天时已如此强悍,那再等他突破至九重天,会是怎样景象?

妙慧长老重新沉默。

妙心方丈则长长呼出一口气:“雷天师当前回山静养?”

妙空长老:“是的。”

妙心方丈:“唐国师,代帝巡观四方?”

妙空长老端正几分神色:“是,我在洛阳观礼,目睹唐国师受祭礼承载更多国运龙气后,方才回寺。

朝廷关于此战的封赏也已经颁布下来,为唐国师准备的是纯阳心血。”

妙心方丈:“源自纯阳心晶的纯阳心血?这可属实是不可多得之灵物。”

如今天地灵气潮涌,很多绝迹的灵物终于陆续重现。

但几十年近百年时间下来,仍有许多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灵物始终不复见。

纯阳心晶便是其中之一。

而今终于现世,对于身怀纯阳之体的唐晓棠而言,自是格外重要的奇珍异宝。

“得更多山河国运龙气加持,再得纯阳心血,唐国师修为更进一步,指日可待啊。”妙心方丈感慨。

妙空长老轻声道:“雷天师和天师府其他人,封赏亦厚……他们现在,被大唐倚为柱石。”

妙心方丈喃喃自语:“北线、西线同时赢下大战,但现在反而可能是大唐社稷最虚弱的时刻,渡过这一场,就是新气象,在此期间,大唐皇朝需要这样的一根支柱……”

…………………

唐晓棠作为国师,封赏都是在帝京洛阳龙虎观进行。

天师府这边,则是由钦差专门前来龙虎山。

诚如妙心方丈和妙空长老所言,朝廷对龙虎山天师府嘉奖颇丰。

自有人安置钦差下去休息。

雷俊则点了点东西。

各式天材地宝众多。

九转星晖、地肺之晶、金蕊朱花……

一时间琳琅满目。

其中最引人瞩目者,乃是一种名为天地逆流的灵物。

其中令天地灵气倒转却又和谐圆融的力量气息,让人用膝盖去猜,都是知道是适用于两仪仙体的灵物。

虽然关于命星神的存在,疑点众多,但如今世人大多开始猜测,当代天师雷俊亦是身怀仙体根骨之人,且是传说中的两仪仙体。

于雷俊而言,阴雷龙和阳火虎同时亮出来的那一刻,对此就有心理准备。

倒是唐廷帝室那边捡此灵物,似乎也对他的根骨有所预料。

雷俊看着那天地逆流,若有所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