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3 偶遇(1 / 2)

作品:《我在怪猎世界抽技能

风霜引发的天气异状,如果被翡叶要塞察觉,必然会进行调查。

李鸣不想引发不必要的焦虑。

于是第二的天冰属性扩能轰爆训练,选择与熊弟在更深处的山林中进行。

回到营地吃午饭时,刚好赶上猫猫工坊开业,便与其他小队成员一起进行站台。

在300多只艾露梅露见证下,猫猫工坊正式营业。

刀脊发布了第一款可打造武器,艾露猫大炮一型。

不多时,一辆装载有木桶大炮的猫车,被推到了工坊门口。

车上三只艾露先是鞠躬,接着展开演示。

吭~吭~吭~

对向形似木桶的炮身,连续装载了三颗手臂粗细的1级扩散弹后,负责装填的猫猫,扣上了用封盖炮膛的木桶盖。

测距瞄准的猫猫,抱着炮身调整角度,桶形炮口微微上扬。

“瞄准完毕喵!”

“开火喵!”

负责射击的猫猫弯腰,双爪拉动扳机。

嘭!

扩散弹划出一道曲线,半空炸散出细小弹丸,落于沙地涂鸦标靶,引发成片焰团轰爆。

众猫欢呼庆贺,小队成员也跟着鼓掌。

“怎么样?”

刀脊一脸期待的问。

“一次三颗1级扩散弹,好强的装填能力。”

初莹称赞说。

“以木桶作为打造素材,虽然成本很低,但耐久性应该没什么保证。”

倪双推测。

“这是密林区域半野生猫猫赠送的设计图,好像最初就没考虑耐久性能。”

李鸣参与了设计,所以对其性能相当了解。

“基本发射个10发左右,炮身就会解体,但这只是开始,有了工坊以后,还会继续改进强化的,就是实战测试方面.”

刀脊说着,欲言又止。

“好,这次狩猎出行就带一辆。”

李鸣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既然是武器,必然就要进行实战狩猎测试。

要是没有足够的使用反馈,就无法明确改进方向。

本来抵御怪物入侵时,是个试验的好机会。

自打熊弟入驻营地,已经很少有怪物会敢靠近了。

唯一的测试途径,就只剩随小队出行狩猎。

“多谢,另外我还有点担心猫猫的安全问题。”

刀脊的话有着明显矛盾。

既想实战测试,又想猫猫们绝对安全。

“放心,怪物一般都是盯着我打,猫炮车又没法持续攻击,不会受到太多威胁的。”

“那就好。”

经过五天筹备,小队于清晨出发。

被冻到感冒流鼻涕的熊弟,目送小队离开后,转身走入丛林,也开启了自己的历练之路。

六天谁运加上五天货车陆行,小队抵达遗群岭外围区域。

将货车寄存与货运中转站,带着四辆猫车开始攀越高山阶梯。

在遍布遗迹的平原上,进行了约有一天时间,小队找到了一处适合建营地的山洞,就此驻扎下来。

夜晚篝火旁,小队将白天观测信息汇总整合。

大家不仅目击到了电龙,还不止一只。

不过由于飞行高度的关系,对方并不是很在意小队的存在。

而会下落的猎食区域,貌似也不在周边,而是被阴云笼罩,常年有狂风吹拂的高山地带。

小队就要追击,就必须继续深入。

那里没有任何生态情报跟地图标定,属于绝对的盲区,冒然进入小队来说十分危险。

“不能尝试诱导作战吗?”

初莹询问说。

“在森丘是可以的,那边空中有宿敌火龙一族,猎食地面怪物也需要争抢,就算猎人小队不介入,电龙也会高频次降落,在遗群岭就不同了,电龙想去哪都行,根本不会有任何限制。”

李鸣解释说。

“看来只有深入追踪一条路可走了。”

倪双有些为难的说。

“我觉得现在深入高山地带有些危险,还是现在附近碰碰运气吧。”

李鸣每到一个区域,都会先以翼蛇龙的【古龙轨迹探寻】,看看有没有高危古龙存在。

很不幸,高山地带感应十分强烈。

至于是天彗龙还是其他古龙,目前还不清楚。

但从强度上看,绝对不可能是一片炙热甲壳那么简单。

“好吧,也许它突然想换换口味,接着就降落了也说不定。”

初莹只能往好的方面想。

至于倪双,基本会无脑相信李鸣的各种判断。

“另外既然有了充分的观测时间,咱们可以锁定一些稍弱的个体,来尝试进行狩猎。”

当年袭击飞艇那只电龙,是否活着都还未知。

如今遗群岭早就物是人非了。

李鸣觉得还是要从实际角度进行考量。

而且雷属性增幅方面,他自身已经相当强悍了,没必要为了追求更好雾球品质,而去狩猎强大个体。

小队的蹲守就此开始。

方式就是每天来到附近最高的山顶高台,对空中展开观测。

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出击。

李鸣也会进行一些诱导吸引,然而高空中的电龙,根本视而不见。

三天后的黄昏,身披伪装网的米多多,放下望远镜,总结起了观测记录。

“小帅经过3次喵,丧彪经过2次,佛波勒1次,卡拉米.今天没有在上空现身。”

确认完,米多多歪头思索片刻,好奇的问:“李鸣,这些电龙的外号,为什么跟你故事里讲的人物名字一样呢喵?”

“我是根据观测到的外在特征起的,体型匀称,体表没有明显伤痕的青壮个体就叫小帅,有大量陈旧伤的就叫丧彪,体型较大,比较年长的就叫佛波勒。”

“所以卡拉米,是对最弱个体的称呼吗喵?”

米多多给出推测。

毕竟李鸣故事中,卡拉米是最弱的代表。

“嗯还有更弱的一级,名为小卡拉米,大概是幼体或是垂老濒死的程度,不过还没观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