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氧气转炉(2 / 2)

作品:《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咱们这五车间和六车间是全厂工人最多的两个车间,相对于其他的几个车间咱们车间的工作也就相对轻轻一点。”

“咱们五车间内有炼钢的平炉三座,两个是300T,另外一是500T,在咱们整个四九城,这500T的平炉也只有这两个。”

“咱们车间加上六车间的一个300T和两个200T的平炉,年产最高可生产钢材20W吨钢材,生产出来的钢材不但能够满足咱们轧钢厂,还能供给一些企业。”

说着话的时候,姜言能够感觉到这郭明辉那可是慢慢的自豪感。

姜言一边听一边点头,刚走进车间一股热浪席卷而来,在车间内工作的工人穿着比较简单。

姜言每路过一个工人,工人都热情的给姜言打招呼。

从进厂开始姜言的所作所为他们也看的清楚,知道姜言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自然也就热情了很多。

等姜言参观完了两个车间,回到自己办公室内,看着自己的保险箱叹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这一份7075铝合金要晚一点拿出来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提升钢材的产量,更新一下设备。

姜言知道1955年,全国的钢产量才285万吨,当时国家全年钢铁的产量还比不过欧美国家的一个大型的钢铁厂。

那个时候全国的人口差不多亿,人均产钢增长到公斤。而这一年印度的人均产钢只有公斤。虽然超过了印度,但朝鲜在1955年的人口才907万,却创造了万吨的粗钢产量,人均公斤,是中国的倍以上。

全国各地正在搞建设,没有钢铁可不行。钢铁可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姜言刚才参观两个炼钢车间的时候注意到,这两个车间的这几台平炉已经用了很长时间,最新的那一台平炉是十几年前小鬼子的设备。

生产一炉钢铁可是需要差不多八个小时左右,生产效率太低了。

后期自己可是要做很多实验,急需一个实验车间,总不能每次实验都要去炼钢车间或者其他的车间协作。这样也太麻烦了一点。

姜言在画板上铺上一张新的白纸,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姜言设计的这一个炼钢炉叫氧气侧吹转炉炼钢,从转炉的炉墙侧面吹入空气或氧气吹入熔池,以氧化铁水中碳、硅、锰、磷等元素,并发热提高熔池温度而冶炼成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

姜言记得,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炼钢是解放以后试验成功,在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炼钢方法。它较好地适应了我国资源条件不适当时地方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二十多年为我国钢铁工业为发展和改善钢铁工业的布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之前姜言所在的那个工厂就有一个30T的氧气侧吹转炉炼钢炉。

在自己那个时代,这种炼钢炉已经被更加先进的炼钢炉取代,不过现在氧气转炉炼钢炉可是世界主流的炼钢方式。

这种方法与现在平炉相比,它耗燃料低,而且生产率高得多,更加重要的是制造转炉的成本只有平炉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炉子由转炉炉体及倾动系统、氧枪及供氧系统各部分构成,按照目前现在的工艺水平完全可以生产出来。

之前公司那台氧气侧吹转炉姜言可是没少拆卸维修,里面的各种构造可是熟悉的很。

所以姜言画的很快,几乎都没有什么停顿。不大一会得功夫,姜言的旁边就堆满了画出来的设计图纸。

停下来最后一笔之后,姜言把所有的图纸都给收了起来,随后有写了一篇氧气侧吹转炉详细的介绍。

写完之后,姜言直接就去厂长的办公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