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过年2(2 / 3)

作品:《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为什么秦淮茹这么火急火燎的来找何雨柱,那是因为农村真的太苦了,苦的她一天都不想在哪里呆。

要不然原著里面贾东旭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把秦淮茹娶到手里面。

那时候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每家每户都分到了房田。成立了人民公杜、大队、生产队。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他们的劳动形式是犁田、耙田、锄头锄、畚箕挑,主要是肩挑人扛。尽管说有了房主,有了地种,但还是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农村还是很苦。

这个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是按地区,县,人民公社,大对,生产队。土地规生产队集体管理,每天劳动要由生产队统一安排,一天一记公分、一个工日,男上工分是10分,女的工分是6分左右。到季节统一骇算,进行分粮。

那时候,人们所用的所有用品都是计划购买。买布有布票,买粮有粮票。比如油,自行车,等等一些物质都是计划供应。

人们的老作是:早上,上午,下午三晌生产队的社员听到钟声,男女社员都会到队里的自定他点集中,听从生产队长的统一安排。

拉粪的、犁地的、撒种子的、打糊结的(砸土块)、溜化肥的、打农药的、积肥的、给牲口铡草的、扬粪的、犁地的,摇耧的,牵牲口的、倒地的、浇地的,割草的,套磨子的,吆车的等,干什么的都有。

那时候地里面用的都是农家肥,化肥之类的东西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当时的农村的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正常情况下每亩地产粮食大约是400斤到500斤左右。每亩地留种子30斤左右,每亩地上交国家的公粮大约是100斤到150斤左右。

交完粮,分配给农民的粮食有限,粮食是很珍贵的东西,当时吃的主要是以红薯野菜为主,煮红薯,红薯面,红薯粉等等,全是红薯,变着花样的吃。红薯吃了胃酸,大多都吃出了胃病,看见红薯就吐酸水。实在是没我快办法才拿出来不多的粮食配着吃,还有到山上挖野菜,一年也买不上几次菜,全是在山上挖到的。尽管这样也凑乎着能吃饱。

能到城市里吃皇粮的人,在村子里都非常让人羡慕,人们也是挖空心思的就在城里。

说句不好听的话,从秦淮茹记事开始,家里的那棒子面都没有敢大口吃过。

刚从农村过来的秦淮茹哪里见过这种阵仗,看到桌子上这一桌子好菜直咽口水。

以前在村子里面过年,一个荤菜里面也不见得有几片肉,这些肉还都是按照人头来分,白面饺子更是有数,平常过年秦淮茹也就是分几个二和面饺子来吃。

哪像现在,这一下午光包饺子都包了好几百个,看样子从初一吃到十五也不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