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建国瓷(2 / 2)

作品:《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想到这里,他心里对姜言充满感激,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自己,不过刘海中也明白,没有姜言自己在研究所内也不会混的风生水起,整个研究所七个车间,就数自己有面子,对于今天的这一切自己也是相当的满意。

不过现在他对于自己可是有清晰的认知,自己这一辈子混个车间主任就是顶点,至于再向上爬,自己的底子自己可是相当的清楚,还是吃了文化的亏啊!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

“刘主任,还不去领东西。”一车间主任打招呼的话让刘海中回过神来。

回过神来的刘海中也是笑咪咪的对一车间的王主任开口道:“我这不是先等着工人领完,我这不着急,不着急。”

外面的喧闹声在办公室里面的姜言其实并不清楚,他现在正满心欣喜的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盒子,不大一会,自己办公室的桌子上,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器。

看到这些瓷器,姜言那是满心欢喜,看看这个,摸摸那个,高兴的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一样。

通过跟着牛爷的学习,姜言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对于瓷器这些知识姜言还是略知一二,这些瓷器看着清雅,甚至花纹有些简单,不过他们可是大有来头,这可是大大有名的“建国瓷器。”

1949年,国家成立后,内政外交活动频繁,因而经常性地举行不同规格的国宴,但由于长期战乱,国力疲弱,以致于连一套能代表国宴餐具都没有。

1952年,提出了组织生产建国瓷的建议:“我国是瓷器之国,国家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国家的风貌,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首长的支持。不久,“建国瓷设计委员会”正式成立。经过几次会议后决定,“建国瓷”由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担任设计工作,景德镇、酆陵、宜兴等陶瓷产区负责制作。

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对这一工作十分重视。同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便拟定了一份建国瓷设计委员会名单给轻工业部,当中汇集行业翘楚,阵容之强大,前所未有。

建国瓷到底要设计成什么样子,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一个大难题。

建国后,宴会与庆典用餐一度成为一个尴尬的问题。在以西餐为主的官方庆典中,主要应用各式各样的酒店餐具,而中餐则又遵照清代宫廷的规格,这在外人眼中,极不协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中央美院副教授首的教员四位大二学生一起合作,开始研究设计能代表新中国的中式和西式餐具。

他们先是前往享有盛名的传统饭庄翠华楼调研,而后根据首长的要求,去掉旧式中餐华而不实的烦琐配套,整合相近规格的器皿,简化为新的建国瓷中餐具。对于西式餐具的规格,则参照当时BJ饭店使用的整套餐具。

1952年年底,设计团队提交了多种多样的中式和西式餐具设计方案。首长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采用青花斗彩牡丹穿枝纹饰餐具作为中式餐具样式,青花海棠纹饰餐具作为西式餐具样式。这就是建国瓷的由来。

建国瓷的成功烧制不仅及时化解了当时国家外交活动中被动的局面,为树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国形象做出了具体的贡献,同时还有力的促进了我国陶瓷工业、陶瓷艺术、陶瓷科教的现代化发展。建国瓷的成功烧制背后的实质是合理汇聚了历史进程规律、国家意志导向、地方特色、行业诉求、人民幸福需求等多种力量,乃应时势顺民心之举。

这样的建国瓷依照后世的眼光,这瓷器有一些简陋,不过它代表的意义重大,在后世也是收藏的热门东西,上级给姜言的这一批瓷器可是招待用的整整两套,西餐的瓷器同样也是,这怎么不让姜言感到惊喜,不过这样的瓷器姜言可舍不得用,随便打一个都能让他心疼半天,还是以收藏最好,自己让许大茂淘换的那些民窑精品凑合用就可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