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桃李春风一杯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3章 小楼听风雨(2 / 2)

作品:《桃李春风一杯酒

“我们悦来客栈全体伙计,包括我在内,都很乐意为客人们洗碗擦桌、洒扫房间,但我们既没有义务也不愿意替任何人擦血收尸。”

“这一点,大家伙儿都能理解小号吧?”

客栈里的江湖客七嘴八舌的应声道:“能理解能理解。”

“小二哥说得有道理,我们山东五雄将带头遵守小二哥的规矩。”

“就是就是,客栈就是吃饭睡觉的地儿,没个规矩谁住着都不安心……”

“往后谁要敢在悦来客栈动手,那就是与我们正气盟为敌!”

杨戈双手虚压:“大家伙儿认可小号的请求就好……好了,大家伙儿都安心吃饭吧,吃饭这么快乐的事,都高兴些,喝酒的把拳划起来,二牛,每桌送一盘卤猪头肉,账记我身上!”

他高声喊堂,后院的张二牛也高声呼应道:“得嘞,每桌一盘猪头肉!”

堂内的江湖客们齐齐拱手道:“谢小二哥。”

杨戈笑着摆手,转身走出客栈大门,拘起腰满脸堆笑的对着街上边走边四下打量的行人问候道:“客官,打尖儿吗?小号的卤猪头肉路亭一绝,价格不贵份量还足!”

“还有位子吗?”

“有有有……”

杨戈领着行人入内,前堂的江湖客们见状,齐齐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纷纷把桌上的刀剑收起来,热热闹闹的聊天划拳。

杨戈找了一桌只有一个江湖客坐的桌子,拿起抹布熟练的擦了擦桌椅:“客官请坐……二牛,上茶!”

后院的张二牛拎来一壶热茶快步出来:“来嘞,客官想吃点啥……小号的卤猪头肉路亭一绝,价格不贵份量还足。”

杨戈将客人交给张二牛,自个儿又出门去迎客。

戳在柜台后边的赵渺偷偷观察着他,见他对寻常客人这么和气,就感觉很迷糊:这家伙看起来平平无奇,当真杀藩王如杀鸡吗?

而此时此刻,迷糊的又岂止她一人,前堂内偷偷打量杨戈的江湖客们,又何尝不感到迷糊:这当真是那个马踏东瀛、屠杀倭寇如割草的二爷吗?

有人感到幻想破灭,莫名有种英雄迟暮、谪仙跌落凡尘的悲凉即视感。

有人越发觉得敬畏,暗自嘀咕着‘拿得起、放得下’、‘我不如远矣’云云。

杨戈没他们那么多的杂念,他只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他应该活成自己想活成的模样,而是不活成别人想他活成的模样……

若是连些许浮名虚誉与过眼烟云都堪不破,他也修不成他今时今日的模样。

……

当杨戈努力让自己的生活重新落地的时候,外界的两股风暴正在一南一北的汇合。

一股风暴,是随着海量东瀛特产倾泻在江浙市场,引爆的七十二荡魔勇士马踏东瀛、屠城灭国的惊天消息,由南向北席卷九州。

一股风暴,杨二郎只身入京一人匹敌御马监五老而不落下风,实锤杨二郎已跻身绝世宗师之境的火爆消息,由北向南震荡九州。

两股风暴碰撞,仿佛掀起了一股粗大的光柱直冲霄汉,南北武林数百万习武之人仰望着这道光柱,无不感到高山仰止、望尘莫及!

一时之间,偌大的神州江湖,万马齐喑、鸦雀无声。

而在这层表面的平静之下,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激荡暗流。

有那热血未凉的青年武者,从七十二荡魔勇士远走东瀛、扬威域外的事迹之中,看到了一条有别于习武只为货与帝王家和名扬江湖以称雄之外的康庄大道,无数好男儿呼朋唤友、负刀携剑奔赴各大边疆,立志要不负风华正少时、不负七尺男儿躯!

杨戈于东瀛富士山巅嘶吼的那一首《将军令—男儿行》,就是他们的蓝莲花,男儿行一响,哪怕身边只有条狗,都想骑着它上战场……

上一回华夏儿郎如此尚武悍勇、热血激昂之时,还是一汉当五胡的大汉鼎盛之时。

有那老谋深算的阴谋家,从杨二郎力压御马监五老的彪悍实力当中,嗅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可又惧怕于杨戈的彪悍战斗力与孑然一身,只能施展全身解数行那曲线救国之法,欲意挑拨杨戈和朝廷的关系,令杨二郎成为他们掀翻赵家王朝的急先锋……

有传言称,杨二郎北上洛阳途径江淮之时,曾前身前往黄山光明顶面见大日佛尊阳破天,有意出任明教圣火护法一职。

也有传言称,杨二郎与白莲教十二地支情同手足,有意入主白莲教东天王一位,共襄盛举。

还有劲爆传闻称,全真飞云道君与少林行者神僧不满杨二郎,认为其人沽名钓誉、名不副实,到处搅风搅雨、惹是生非,坏神州江湖百年清朗之气,并言二老已有意联袂下山除魔卫道……

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在江湖之上。

明面上看,这些消息似乎都有受益者,比如明教、白莲教。

可但凡是对杨二郎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晓,正因为这些消息看似都有受益者,反倒更能证明这些消息真不是明教和白莲教放出来的。

倒是极有可能,杨二郎上黄山的消息是白莲教放出来的,杨二郎有意入主白莲教的消息是明教放出来的。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把水搅浑,有枣没枣先打他三竿、我得不到谁都别想得到……

而朝廷这边的应对之法,更是朴素。

那就江湖上有什么传闻,就原原本本的送到悦来客栈给杨戈看,就连这些传闻出自哪里,大概是什么人在背后搅风搅雨,都不带丝毫添油加醋的标注其上。

主打的就是一个老实本分、人畜无害。

杨戈百无聊赖的翻看完方恪送来的各路传闻,以及绣衣卫和西厂对于这些传闻背后的主使者的分析后,随手就做出了回应。

第二日,路亭县西城门外就出现了一副大大的白纸黑字对联。

上联:‘滚!’

下联:‘来!’

横批:‘杨二郎说的。’

只要是长脑子的人,就看得出左书是回应有关明教、白莲教的传闻,右书是回应有关全真飞云道君和少林行者神僧的传闻。

他知晓狗改不了吃屎,也知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过他已经懒得再去追着那些见不得人的老鼠砍,打定主意以不变应万变。

有道是小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我杨二郎不搞事,但也绝不怕事!

他出面回应之后,江湖上更热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