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038 转型,做本府大善人(2 / 3)

作品:《大清话事人

“我信,善堂的资金来源是解决了。那善堂做些什么善事呢?”

“施粥、施药、收留孤童、救助灾民。”

……

“能做到这样就很好了,李先生,题字的事我接了。”

“钱兄,些许润笔之资,莫要推辞。”

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面放了两根金条。

若是换成银子,足有80两。

钱棨微笑着接过,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中一喜。

“来人,磨墨,铺纸。”

不一会,维格堂三个娟秀的大字,就落在了宣纸上,并盖上了私人印章。

李郁也是行家,对于一个优秀的美术生而言,书画不分家。

“钱兄写的,竟是瘦金体。”

“不错,我觉得既然是善堂,就该带点斯文气。若是写怀素体,怕是杀气太重。”

“好,好。”

李郁很违心的夸赞,其实他心中有些不爽。

大清朝的文人,果然个个七窍玲珑啊。

挂着瘦金体牌匾的社团,怕是气短三分。

出了钱府,打发了一众无所事事的书生损友们。

李郁找到了一家店铺,裱字做牌匾。

定制了店里规则最高的牌匾,烫金字体,檀木牌匾。

任谁走到门口看到这牌匾,都得夸赞一句阔气。

混江湖,千万不能寒酸。

因为江湖人士大多落魄,为了掩饰兜里没钱的尴尬,需要时刻把义气挂嘴上。

这就好比,

穿官袍的,时刻把效忠朝廷挂在嘴上。

坐龙椅的,时刻把黎民温饱写在圣旨里。

穿越前,李郁经历了社会的海量毒打,对于人心有足够的洞察力。

凡是对方高频挂在嘴边的话,一般要反过来听。

闭口不提的事,要警惕!

……

大把的银钱洒出去,维格堂很快成了苏州府热搜话题。

文人群体是封建社会最高效的宣传喇叭。

他们在青楼、酒楼、茶楼高谈阔论。

然后姐儿们、食客们、茶客们又当做新鲜事,再次和亲朋邻居客户们炫耀。

这种病毒一般的扩散方式,相当高效。

没过10日,维格堂的名声大噪。

阊门存菊堂,乌鸦酸溜溜的,一上午都在阴阳怪气。

大嫂也撤去了孝服,换成了一身素色衣裙,还养成了随身带匕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