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063 玩把大的?(2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固所愿也。”

……

李家堡有船,目前有300料大船1条,小型乌篷船,舢板等共5条。

自有人负责划船,还带上了茶水、点心、小型炉子、烹饪炊具。

一老一少,两个狐狸说说笑笑的坐在船头。

各自甩开鱼竿,开始垂钓。

钓鱼是一种优雅的活动。

钓鱼佬,却不是。

李郁一不小心,钩上了一条白鱼。

换了鱼饵后,又连续钓上来两条鲢鱼。

“老夫这个杆子有问题,换一个。”

胡师爷黑着脸,把杆子往水里一扔。

结果,却发现杆子开始向前走了。

被一条大鱼给带走了,在偌大的石湖中做无规律航行。

鱼获丢给了船夫,在船尾架起了炉子,烧鱼。

李郁则是盯着湖中间的一处建筑问道:

“这是什么地方?”

“天镜阁。”

船靠近了一些,他想近距离观察这个天镜阁(现在还在,网上可搜。)。

彷如一座与世隔绝的漂浮建筑。

地基是砖石结构,房屋主体则是木制的。

建筑的前后,石阶延伸到湖面,有一处简易码头,可供船只停靠。

院子里,甚至还有一座两层亭子。

“妙。”

“二十年前,此处是总督尹继善的一处私宅,后来几经转手,现如今是归潘家所有。”

“潘家?是平江潘家吗?”

“对。”

李郁心想,巧了。

这不是遇上老熟人了吗。

“皇上巡游江南的时候,曾在此阁短暂停留,还即兴赋诗2首。”

“哦?可否说来听听?”

“老夫年迈,却是不记得了。”

“是吗?”

“为尊者讳。”胡师爷嘿嘿一笑,眼神里闪烁的全是智慧。

二人哈哈大笑,空气里充满了快活。

……

“走,上去瞧瞧。”

天镜阁,竟然只有3个仆人居住。

他们一听李郁的名号,就表示可以带领参观一下。

但是绝对不可以居住,除非得到主人的许可。

天镜阁很小,四四方方的,走不了200步,就逛完了。

若是从空中俯瞰的话,像是个加粗的口字。

四条边是屋子,外面和中间都是水。

“若是能在此养老,给个神仙都不换。”胡师爷一脸羡慕。

“潮湿,天天住容易得风湿病。”

江南烟雨,是自带滤镜的。

文人雅士无比陶醉,黎民百姓为之崩溃。

无他,潮!

乘船离开时,李郁抬头向西望去。

恰好能看到海拔高度90米的上方山顶。

这个距离,他默默估算了一下。

直线距离1000米左右,相当于6磅炮的最大射程,有点意思。

鱼已经做好了。

二人坐在船头,就着湖光山色吃鱼。

“胡师爷,你不会想让我去绑架徽州胡氏族人吧?”

“不可胡说,这怎么可能呢,那可是我的本宗族人。”

“那我怎么帮你?”

“胡氏本宗耕读传家,轻易不求人。不过,他们一直有件麻烦,悬在头顶。”

“何事?”

“我看过徽州府邸报,胡氏祖坟附近,盘踞了一股土匪,占山为王已有2年多了。”

“规模很大吗?官兵有没有剿过?”

“不低于百人,是川西的溃兵逃人组成的,心狠手辣。徽州府围剿过两次,死了2个千总,1个把总,1个县丞,现在没人愿意理这个烫手山芋。”

“你的意思是?让我出人剿了这帮人?”

“对。”

李郁差点笑了,心想这老家伙每次都给我出难题。

上次让我去干范家,这次让我去干山匪。

……

脱靴,盘坐。

沉默,吃鱼。

微风吹拂,倒是没有太多的暑热。

李郁有股冲动,想请胡师爷做个选择,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

光吃鱼太素了,有必要给您来点主食。

“胡师爷。”

“嗯?”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属猫的,有9条命啊?”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胡师爷尴尬的放下筷中鱼腩,

解释道:

“其实他们也不算悍匪,主要是依仗地形熟。”

“那徽州绿营算什么呢?”

“绿营,民壮的战斗力你也知道,见贼才逃已属于上勇,不堪大用。”

“胡师爷,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徽州知府、绿营游击,乌纱帽还在否?”

“咳咳,徽州知府抢先宣布剿匪大捷,斩首500,犒赏兵丁。上个月,他高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