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146 今日当联手,御前挖坑杀狗(2 / 4)

作品:《大清话事人

他的手却紧紧的握住了鱼叉,死命不松。

渔民用力的把叉子往前捅,捅穿了人。

但是却拔不出来。

年轻的渔民,瞅着对方的眼珠子,

一瞬间想到了死鱼,也是这般的冰冷,毫无生机,死白。

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扔掉了鱼叉,掉头就跑。

昌金捡起地上的刀,掷了过去。

噗,

年轻的渔民倒地,鲜血在雪地上绽放。

很快结冰,好似一摊红色沙冰。

一场毫无技巧,毫无阵法的厮杀,

清风寨付出了30条人命后,鸠占鹊巢。

暖和的屋子,热水,热食,

清风寨的汉子们,终于躲过了灭顶之灾。

而这个新安江畔的村子,被屠戮一空。

占据屋子的时候,

又杀掉了10几个妇孺,老人。

极少数人逃脱。

……

众人饱食一顿,又呼呼大睡。

次日清晨,

苗有林召集了所有人,准备再次逃亡。

村子里的食物,他们带走了。

渔船8条,也成了战利品。

“我们顺江而下,寻一条活路。”

“都听大哥的。”

苗有林是个人才,冷静,而且大胆。

他意识到了,在雪地里跋涉太难。

而新安江,

流速湍急,没有封冻。

顺江而下,反而是冬季逃亡的好选择。

“弟兄们,我苗某人,一定带伱们闯出条生路。”

“生,我们一起生。死,我陪你们一起死。”

一通打气后,

清风寨残余的100多号人,消失在江面上。

临走前,

他们还放了一把火,将村子付之一炬。

一起烧掉的,还有双方的尸体。

……

昌金看着这一幕,眼里含泪。

她想到了金川之战,寨子被攻破的时候,

也是如此的大火冲天,尸横遍野。

苗有林搂住她,豪迈的说道:

“我当年离开寨子的时候,算命的给我算过,遇水则生。”

“到了下游,我就带你们再立一山寨。照样打响我清风寨名声。”

昌金抹掉眼泪,

问道:“下游就是江南吧?”

“对。”

“传说中那是大清朝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

“大约是吧。”

10几年前,

金川有一汉子,曾到江南做过生意。

回去后,到处吹嘘。

以至于,许多人对江南怀有莫名的憧憬。

然而,

在江南立足谈何容易。

人口稠密,市镇众多,平原地带没有一块闲田。

清风寨众人,很快就成了过街老鼠。

在浙北,流窜作业。

缺粮,缺据点,缺远程兵器,

被各路绿营,民壮追着跑。

这让众好汉大为感叹:

江南,不适合创业。

……

正月初五,

民间传说中的财神下凡的日子,

苏州城内外,鞭炮声没断过。

百姓们惊讶的发现,

煤饼涨价了,优质蜂窝煤也涨价了。

而且涨的凶狠,一下子提高了3成。

还没来得及骂李大官人黑心,

就被好心的掌柜提醒,这钱是被巡抚大人拿走了。

“据说,这是准备开征满城城建税,得收一年,你们忍忍吧。”

“咱李大官人也没法子啊。”

于是,

百姓们只能无奈的接受了高价煤。

紧接着,一府九县所有的煤,都涨价了。

黄文运无所谓的,

因为李郁承诺,多收的钱里面,拿出三分之一交税。

就连布政使朱珪,

都对此举非常的赞赏,觉得李郁是个好后生。

一个豪强,把心思放在盘剥上,才是正道。

而且是科学盘剥,每户每月仅增加了60文支出而已。

民心安定!

虽怨但忍!

实乃是老成谋国之行为。

苏州城有10万户,如此一搞。

每月,官府就能增收200万文钱,折合白银2000两。

一年下来,就是240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