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163 诸位别装了,做回真实的自己吧!(2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好不容易抓到了,以武力,食物,银子为诱饵,吸纳成军。

海兰察就是这么来的。

每一个索伦男丁,都是朝廷的核心资产。

索伦军队,除了皇帝,任何人无权调动一兵一卒。

平定西域后,伊犁将军在当地屯田筑城,将兵力分散布置在各个重要关隘城池。

兵力布置图送到紫禁城,

乾隆沉吟许久,提笔批示道:此处哨卡,可增加5个索伦。

……

胡之晃带领的城守营,一路行军。

他心里颇为不安,觉得李郁的安排太过冒险。

一旦暴露,就被动了。

所谓的“起伏式造反”,到底是什么鬼,听了一节课,反正他觉得没听懂。

最为荒诞的是,李郁竟然强迫算命的大师改了大婚的良辰吉日。

硬生生提前到了明天,差点把负责筹备的王婆累死。

她急的满嘴燎泡,不吃不睡的全城采购。

东市买红绸,西市买首饰。

紧赶慢赶,总算把婚礼所需的排场给撑起来了。

花费银子,无法统计。

总之,府城商人们乐坏了,遇上大主顾了。

王婆走到哪家,哪家的柜台就清空。

用李郁的话说,我富哥做事,不爱听劝。

在胥江园区外,临时平整了200亩平地,作为婚礼现场。

烫金的请帖,一洒就是700张。

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收到请帖,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苏州混的好。

全府城有点名气的厨子,都被他包了。

各种食材,更是堆满了仓库。

吴县县衙的三班衙役全部出动。头戴红帽子,维持秩序。

光这肯定不够,东山团练也来了。

大婚的日子,刀枪肯定是不吉利的。

不过万一出点啥事,没点武力也不行。

变通一下,木棍刷红漆,兵刃裹上红绸子。

胡师爷从淮安府匆匆赶来,一路抱怨。

她的掌上明珠胡灵儿,提前2天赶到了苏州城。

两个陌生人,培养一下感情。

至少,高矮胖瘦,外观模样,起伏沟壑要有点印象。

不然万一认错了人,可就不好了。

……

“爷,为啥突然提前?”

“为了避嫌。”

西山岛,新辟出了一间作战会议室。

中间是铺着蓝色缎子的长条桌,两侧的高背椅,可容纳20人同时入住。

顶端,自然是李郁的专座。

作为一个艺术生,比较在意氛围。

如此布置,一看主公就很英明。

两侧墙壁挂着地巨幅地图。

一边是苏州府地图,一边是江南地图。

还有一处沙盘,能够看的出地形起伏。

旁边放着根“指挥棒”。

钢制的,沉甸甸,看起来很霸气。

“改天我要去一趟寒园寺,让灭空住持开个光。”

“给谁?”

“给这根指挥棒!”

杨云娇笑笑,她已经熟悉了这位爷的做派,天马行空。

“云娇,我大婚你难受吗?”

“奴,奴家强颜欢笑。”

“等过了这事,我会给你一个名分。”

“妾身拜谢夫君。”

杨云娇微微一拜,刚想起身,却感觉肩上一沉。

“跪下。”

“妾身遵命。”

杨云娇一点都没有反感,喜滋滋的伺候了一番。

……

府城,一骑突然狂奔入城。

直奔知府衙门,骑士滚落下马就大喊道:

“太湖水匪登岸,袭击了震泽县城,县丞战死,县衙被烧。”

黄文运不可置信:

“流贼规模几何?是抚台要围剿的那一支吗?”

“小二百人,奇袭夺取了城门,得手后就跑了。”

“他们没占据县城?”

“没有。”

黄文运松了一口气,没失城就好。

“快,速速去禀告抚台大人。请求调一支偏师回援。”

“遵命。”

探马又飞奔离开,军情十万火急。

至于说福康安会调哪只兵马,就不是他黄文运能考虑的了。

无非是城守营、平望营,二选一。

苏州满城的旗人们听说了有流贼在本府出没,第一反应就是关闭了城门。

反正满城是自成一体,确保自家安全就行了。

一众京旗感慨道,让城守营代替出征的银子,花的值!

这要是上了战场,指不定多少人家要哭丧戴孝呢。

松二爷一直念叨着,这江南咋也不太平呢。

在京里常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民风淳朴,恭顺温良。

就这?

都快赶上小号金川了。

……

不管他怎么碎碎念,也不管东边打成了什么模样。

李郁的大婚,是如期举办的。

胥江园区旁边,搭起了无数的彩绸。

一为美观,二为防风。

参加的宾客太多,没有一间酒楼能够容纳,所以只能选择了流水席。

天气晴朗,无风。

这让胡师爷感慨,老天爷眷恋,说明天命所在。

理由是牵强了点,可对于一对造反夫妻来说,有个好彩头还是很重要的。

知府、知县、县丞、士绅、胥吏、商人,乌泱泱的都来了。

贵宾自然是不能露天吃饭的,有损颜面。

李郁临时搭建了木屋,墙壁全部用彩绸包裹,里面仅有两桌。

本府的头面人物,才有资格坐进来。

朱珪没来,意料当中。

毕竟作为一省布政使,能送来一副对联就已经是格外的青睐了。

黄文运来了,喝了几杯酒后,又拉着李郁聊了一会就提前离开了,这也符合他的身份。

其余人就没这么多顾虑了。

几个知县,县丞喝的东倒西歪,聊的眉飞色舞。话题很不高端,无非是升官发财修园子娶妾。

大清忠诚,圣人忠诚,那是说给外人听的。

自己人的聚会,就没必要装了。

做回真实的自己!

……

李郁的高调,减轻了许多人的怀疑。

本府官绅,都一致认为流贼是江北流窜来的,既然巡抚大人亲自带兵去了,定然是手到擒来。

不影响大家的喝酒玩耍。

然而,此时福康安和南云升的脸色,都像猪肝一样。

“流贼驾船进了黄浦江?”

“吴淞口守军是干什么吃的?炮台没拦住?”

(吴淞口,乃是黄浦江流入长江的交汇处,修筑有大型炮台。)

前来报信的绿营千总,一脸血污,痛苦的说道:

“抚台大人,弟兄们死的冤啊。”

“他们挂着荆州水师的旗号,穿着咱大清的官服,开着战船,炮舷一门又一门,大摇大摆的开进黄浦江,炮台的弟兄们以为是友军,看着太正规了。”

“然后呢?”

“然后他们靠岸补给,袭击了炮台。弟兄们根本挡不住,守备大人战死。”

江南提督南云升也是一脸的晦气,他想不通,这打的是什么鸟仗。

到现在,都没搞清楚敌人的来历。

“抚台,末将觉得这倒是个机会。”

“嗯?”

“流贼进入黄浦江,这路就走窄了,总比在长江里飘着好。”

福康安点点头,这倒是实话。

只要能抓住流贼的行军轨迹,他就可以调动四面兵力合围歼灭。

二人的分析看似很有道理,

可如果换个角度,也可以视为流贼进入四通八达的黄浦江水系,就像老鼠进了瓷器店。

跑到哪里,就能霍霍哪里。

……

胡之晃松了一口气,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巡抚军令到了,让他回援,剿杀震泽县出没的小股流贼。

他嘴里念叨着,剿贼好啊,升官又发财。

毕竟,那股贼的头目就坐在他帐中喝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