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173 施主若是听不懂大乘佛法,贫僧也略懂一些拳脚(2 / 3)

作品:《大清话事人

也学会了如何驾驭属下,聪明的、不太聪明的,忠诚的、不太忠诚的,有才的、不太有才的。

回家后,也时常对夫人讲起。

夫人毕竟是世家女,家学深厚,对这些拿捏人心的事有很深的研究。

范京对于如何做上司,如何做下属很快就有了更深的领悟。

哎,大清,哎,糟粕,哎,真香!

……

如今的一府九县,各路蟊贼如同过江之鲫,此起彼伏。

这就是江南绿营被打残的结果,威慑消失了。

汛兵、巡检是不愿意打仗的,都缩着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胡游击,和黄守备最近很吃香!

二人分别率领城守营、平望营,四处出击剿匪。

但官绅们都认为胡游击打仗是勇猛的。

身为游击将军,却甩掉官袍,绕起辫子,光着膀子举着大刀片,冲锋在前。

紧随他的几十精锐,也是如此作派。

赤膊猪突,主打一个勇猛!

大清朝不论官民,就吃这一套。

这么一冲,蟊贼立马崩溃,丢下几具尸体,其余作鸟兽散。

胡游击从不追击,返回后穿好官袍,在众人面前擦拭带血的佩刀,无他,要饷!

士绅们不敢不凑银子,否则下次再遇到蟊贼作乱,这位猛将就不来了。

城守营的弟兄们那是明码报价,绝不含糊。

奔波作战了8个地方,人却是长膘了。

平望营就混的差多了,士绅们的评价是“下勇”。

黄四在东山团练参观了一段时间,学的是正经的军阵。

他剿贼,无论对方是十几人还是上百人。

都是先整队形,盾兵在前,长矛兵紧随其后。

兵丁们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在鼓号声中齐头并进。

弓箭手和鸟枪手则是在两翼提供火力。

士绅们见了,直摇头,说这是乌龟壳打法。

即使有一次,平望营将一股慌不择路的蟊贼赶进了池塘,几乎剿杀殆尽。

士绅们也认为,平望营不行!

在府衙,邀请城守营作战一次的开拔银子是500两,平望营只值200两。

士绅们宁可邀请身价更贵的城守营,也不太看得上平望营。

胡之晃得意洋洋,悄悄点拨黄四:“咱也是演员,战鼓一敲,这就算是扮上了,扮相最重要,一定要霸气,符合他们对于关二爷张三爷的想象。”

黄四恼火,摇头像拨浪鼓。

他拒绝学习城守营的先进经验,依旧是呆板的乌龟阵。

这是一个正经人最后的倔强。

……

刘千将这事当作笑话,讲给李郁听。

李郁也笑出了眼泪,这很大清。

实际上也不该嘲笑大清,再过几百年也是如此。

有钱人挑选保镖,优先选择那些人高马大,看着就威武的,如果是黑色的,金发的就更棒了,自带buff。

而身高不够,吨位不够的,再能打也不要。

荒诞吗?倒也不完全是!

有钱人不是生活在索马里,所缺少的不是真正的安全,而是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一点,李郁想得通,但是他不会说出来。

相反,他还要勉励一下黄四。

令人送去了2柄新打造的燧发火铳。

平望营实际上也姓李了,提纯过了。

福康安东征的时候,从平望营调走了200人,都死在了战场上。

之后再次募齐了兵源,都是自己人。

毕竟还领着朝廷的饷银,若是人手一把燧发枪就太过分了。

大刀片,红缨枪,才像个绿营兵!

黄四只能苦练军阵配合,长矛阵、盾阵、配合少数远程兵种,倒是和东山团练类似。

……

上方山,一场盛大的超度法事正在进行中。

寒园寺有资格穿袈裟的和尚都来了,个个手持法器,高唱佛号。

祭奠最近战死的李家军弟兄们!

人,到底有没有下一世,说不好。

但是,活人都看着呢,可以增加凝聚力。

“李施主心善虔诚,我佛会保佑你的。”监寺智空小声说道。

“劳烦大师了。”李郁也虔诚的双手合十。

“一会贫僧会请住持过来。”

“如此甚好。”

这一场法事,花费不菲。

主要是李郁提出了一个要求,在寒园寺佛塔内,悬挂死亡弟兄的名讳。

名讳就写在一张小小的金箔纸上,以示纪念。

监寺智空未加思索就答应了,一举两得的事。

施主愿意花钱,寺里可以赚钱,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佛号悠扬,法器铮鸣。

李郁突然睁开眼睛,看到了一个好和尚,双手合十向自己致敬。

“李施主好,贫僧灭空。”

“大师请移步,我们聊聊?”

灭空的身材高大,眼神平静,寡言少语。

山腰平台,视野开阔。

沉默许久后,李郁才打破了安静:

“大师,你看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灭空瞅了一眼,语调淡定:

“施主若是想做好人,那就是好人。想做坏人,那就是坏人。”

……

身后按刀站立的亲卫队长李小五差点笑场。

秃驴,你能辩的很嘛。

“大师,什么样的是好人?什么样的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