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176 边疆清军和腹心省份清军,其差距,甚至超过人和狗!(2 / 5)

作品:《大清话事人

立即手书一份,令人交给新上任的苏州织造,好兄弟福成。

“告诉他,别忘了织造的本份,是替皇上监视江南。”

“遵命。”

福成自然是没二话的,兄弟能害自己吗?大清朝可不流行插刀教。

于是,密折一份火速送往紫禁城。

忠诚!

……

100里外,吴江县城。

正是杀声震天,枪炮齐鸣。

苗有林站在一杆大旗下,按剑挺立。

这一刻,他想到了一句话“大丈夫当执三尺剑,扫平天下”。

这种兵权在手,掌控众生的感觉太棒了。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权力的愉悦,即使是100个西施来了,都黯然失色。

他麾下的弟兄,举着盾牌呐喊着做出攻城模样。

官兵只要一露头,蹲守的火枪手们就会及时射杀。

那100老兄弟,起了大作用。

都是积年老匪,转战上千里,和各路官兵打老了仗的兵油子。

手很稳,枪很准。

李郁提供的这批火绳枪,除了粗笨,其他没毛病,威力和精确度都很理想。

城内,县衙。

知县跪在佛像前,闭着眼睛疯狂祈祷。

许愿的价码,已经从100两香火钱,上升到了为全寺的菩萨塑金身。

外面的枪炮声,比除夕夜的鞭炮都热闹。

陡然稀疏,然后就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知县猛地睁开眼睛,浑身战栗,难道是~

“大人,大人~”

一个亲信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由于太急了,半天没说出话。

知县怪叫一声,就吞了早已准备好的砒霜,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亲信目瞪口呆,一把抓住他,摇晃:

“大人,援兵到了啊。你快吐出来啊?”

呕,知县疯狂的吐。然而,他感觉还是有少许砒霜下肚了。

这可真是要冤死了。

关键时刻,他的夫人从后宅出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根绳子,原本是准备自缢的,现在不必了。

一声河东狮吼:

“去茅房,舀一勺来。”

……

知县被按着强灌了一勺黄汤,疯狂的呕吐。

还好,命保住了。

来不及换衣服的他,冲到城墙上。

外面的情景,看的他浑身骨头都轻了2两。

一支打着朝廷旗帜的绿营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杀向流贼。

一员骁将,赤膊上阵,高举大刀片,身后跟着几十亲兵也是有样学样,冲在了整个阵型的最前面。

流贼被其骁勇震撼,不敢敌,疯狂逃窜。

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远,从半里逐渐变成了3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