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02 教主的意志,蚁附破襄阳!(2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白莲教?以前他们都藏在哪儿的。”

“哼,哪有什么白莲教,都是饥民。”

张厉勇脸上浮现出狠辣,嘱咐道:

“去,把城中的房子拆了,砖瓦房梁运上城。滚油,火油都收集起来。”

“白莲要是玩命,光靠火器是挡不住的,还得靠老祖宗的办法。”

“遵命。”

亲兵们根本不管襄阳城内士绅百姓的抗议。

毕竟他们是督标,是客兵,只要守住城池,事后不会有人追究。

打赢仗,是大清朝最大的zz正确。

一俊遮百丑!

……

来自周边十几个分舵的舵主,或是使者,心情复杂。

一方面被这种壮观的景象所震撼,一方面是畏惧。

尤其是那数不清的饥民,冒着炮火去填护城河的景象。

虽然一路上不断倒下,可后续源源不断。

护城河,肉眼可见的在变窄。

洪教主更是威风凛凛,一身龙袍,颇有人主风范。

许多人心里都暗下决心,若是总坛能打下襄阳城,他们就选择臣服。

只要不吞并他们的队伍,其他号令都能接受。

毕竟,天下白莲是一家!

甭管是红枪会,大刀会,清水教,红莲教,黄袍教~

大家总归是同根同源,虽有龃龉却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打跑了官府,大家都有好日子过。

“传令,火枪圣军前出,压制城头火力。”

“遵旨。”

洪教主终于拿出了他的压箱底宝贝,仅剩千人的火枪圣军。

其余的,都死在了神定河畔,和黑龙江马队拼光了。

他看着这些士气高昂的火枪手,心中很是惋惜。

死掉的那1500人,可都是忠诚骨干啊。

还有报废的火绳枪,也没处补充。

若是有源源不断的火枪供应,再挑选万余老弟兄,区区湖北算什么,圣国的光芒可以照耀到长江口。

……

火枪的齐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白莲教徒们端着火绳枪,对准城头垛口。

只要清军露头,就射击。

这一次,他们冷静了,没有双倍装药。

清军立马用火炮,弓箭还击。

双方互有伤亡。

不过,洪教主的目的达到了。

城墙垛口,清军不敢肆无忌惮的探头放箭放枪了。

更多的白莲教老兄弟,抬着木排开始冲锋了。

他们冲到护城河边,把木排放进去,然后划着木排渡河。

汉水,白莲水军也开动了。

他们大肆鼓号,吸引清军注意力。

但民船不够坚固,只要挨上一发炮弹立马散架。

……

半个时辰后,

东城墙下,滩涂。

许多白莲教徒已经离开了木排,踩上了泥地。

刚架起云梯,就被滚木礌石砸散了。

而慢慢的,清军也发现了白莲教的打算。

用很多木排连接在一起,铺出一条通向城墙的浮桥道路。

“快,开炮,轰浮桥。”

张立勇急了,连忙召集炮兵。

白莲教的木排,越来越多。

有不怕死的,扯着铁链固定摇晃的木排。

许多凶悍的信徒,已经举着刀盾,扛着云梯,冲到了城墙下。

“砸,给我砸。”

青壮们也不露头,就抓着石块往下乱扔。

绿营兵们将烧热的金汁,往下倾倒。

飞流直下三千尺,烫到了惨不忍睹!

蚁附攻城!

大约是仅次于“易子相食”的残酷成语。

城墙上,血迹斑斑。

这一段护城河,已经失去了防御的意义。

被木排浮桥和填河给抹平了。

……

“教主,火候差不多了吧?”

“嗯。”

一名信徒,骑马离开。

先是令人整齐呐喊:“弥勒下凡”。

数千人齐齐呼喊,可在战场还是不够大声。

骑马信徒皱眉,要求再抬高分贝。

周围的几十个方阵,也加入了呐喊。

城中,民宅里的一群汉子,终于听到了。

“快听,城外在喊弥勒下凡,是教主约定的信号。”

“走,准备抢城门。”

一行人,急匆匆的出了屋门。

领头的一人穿着绿营号服,低头快速走路。

城墙下,一片混乱。

忙着搬运石块、滚木的,端着滚油上去的,还有来回穿梭传令的,抬下伤员的~

没人注意到这一队汉子。

只当是谁找来守城的,襄阳府的官吏还急着催促:

“快,快上。”

这群人一登上城墙,就瞅见了站在火炮旁指挥的督标副将张厉勇。

看盔甲就知道,这是条大鱼。

张厉勇恰好抬头,也瞅见了这群人。

他瞬间一激灵。

普通民壮是不可能有这般冷静和杀意的。

他立马意识到出事了,大喝道:“他们是教匪内应,快干掉他们。”

众人见暴露了,立即挥刀大砍大杀。

城墙上一片混乱!

城下的白莲教压力骤减,立马顺着云梯攀爬上来。

……

张厉勇喝令一员炮手,将火炮调转方向,对着正在厮杀的人群。

“开炮,开炮。”

襄阳绿营炮手握火把,犹豫不决,因为厮杀的人群里有同营袍泽。

随即挨了一刀,火把连带着断臂落地,血喷在炮筒上,瞬间被蒸发。

张厉勇捡起火把,凑到火门上。

一声巨响,霰弹把前面厮杀的人群全部清空。

官兵和教匪,一起血肉模糊!

那个炮手捂着断胳膊,剧痛跑开,一路大喊:

“武昌人杀襄阳人啦。”

“城破啦,还守个p啊,快跑啊。”

剧烈的疼痛和愤恨,让这个炮手做出了疯狂的举动。

他沿途大喊,形成了恐慌。

搬运石块的民夫一哄而散,城下烧滚油的衙役也跟着撒丫子逃命。

东城墙,一个举着刀盾的教徒踩上了城墙。

先登!

随即,他站在垛口大喊:

“襄阳城破,白莲万岁。”

随即展开一面旗帜,插在垛口上。

顿时,引来了无数人的欢呼。

欢呼声如同滚雷一般,响彻汉水两岸。

源源不断的信徒,踏上城墙,占据东城墙,随后四面城墙全部得手。

……

张厉勇则是在亲兵的保护下,且战且退,下了城墙。

逃入城中一处武库,堵门据守。

“大人,怎么办?”

“妈的,死守。多拉几个垫背的。”

作为督标副将,他还是颇有本领的。

聚拢了残余的200多号兵,临时加固了武库大门,形成了一个小型堡垒。

武库里,刀剑矛枪皆有。所以武器是不缺的。

张厉勇狠狠的咒骂着白莲教,还有全体襄阳人。

城中,一片混乱。

数不清的头裹白布条的教徒,从打开的东城门涌入。

然后又如同水银泻地,沿着街道散开。

府衙、府库、朱门、兵营挨个被控制,残余官吏兵丁,当场被格杀。

兵锋如虹,锐不可当。

洪教主欣慰的收起千里镜,

王之蔑视,瞥了一眼旁边观战的分舵大佬们。

“诸位,想好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