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215 极致的快乐,果然要建立在仇人的痛苦之上(2 / 3)

作品:《大清话事人

因为皇上是天子,老天爷是爹!

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

文昌门,城墙上。

清兵只听见隔江隐约的喊杀声,却什么都看不见。

雨太大,能见度很差。

此时,白莲教万余人展开了有序的进攻。

万夫长张厉勇,指挥了这一仗。

1000白莲步卒全部手持长矛默默爬山。他们清一色的打赤膊,方便战场辨识。

大雨当中,穿了也是累赘。

没多久山顶就传来了厮杀声,刀剑碰撞声。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张厉勇一挥手,第二批又上去了。

厮杀声逐渐变小后,第三批,第四批也陆续上去了。

终于,山顶传来了欢呼声。

“龟山炮台,得手了。”

身穿草鞋、赤膊上阵的白莲兵,在大雨泥泞中比穿靴子官袍的绿营兵更占优。

看似坚不可摧的龟山炮台,就这么戏剧化的失陷了。

二十几门火炮,还有几百杆鸟枪都成了白莲的战利品。

龟山炮台1000余清军,几乎没开炮。

在大雨中搏杀了大半个时辰,全军覆没。

投降百余人,受伤300多号,其余的全部阵亡,包括那名接替张九佬的游击。

却不知他临死之前,是否后悔了。

……

雨势渐停。

炮台上竖起了莲花大旗。

白旗帜上绣着一朵红白相间的绽放莲花。

武昌城头的清军,顿时心往下沉。

新任守备,张九佬站在城墙上久久不愿离去。

他从黄陂带出来的老乡、邻居、好友们全完了,那一张张笑脸,在他的眼前飘荡。

打仗会死人,他有所准备。

可这短短数日,几百熟人全没了,实在是接受不了。

他摘下红缨帽,心想若是回乡后,会不会被乡亲们痛骂自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拿几百熟人的血,铺成了自己的坦途大道。

却不知同时又有多少人羡慕自己,居然攀上了抚远大将军的关系。

只要再打几次漂亮仗,参将副将都是寻常。

“九爷,您让小的一顿好找。”

“有事吗?”

“总督府议事,请您速去。”

“好。”

张九佬擦去眼泪,急匆匆跑下城墙。

……

总督府,一群红缨帽脸色沉重。

武昌城的屏障就这样丢了,接下来就是硬碰硬了。

阿桂环视这些人,说道:

“武昌,一座因武而昌的城市。这么厚重的城墙,加上1万多官兵,堆积如山的粮食、火药、炮子。若是还守不住,诸位就一起投长江吧?”

“阿相说的是。”

众将官也跟着笑了,心情放松了许多。

武昌城这么厚,制江权也在官兵手里,想想是没什么可怕的。

“张守备,你会水吗?”

“标下是河边长大,水性娴熟。”

“武昌城守营正好病死了一个水营守备,你补缺吧。教匪没有战船,都是些民船,你可多多出战,给他们制造麻烦。”

“嗻。”

张九佬单膝下跪,随后离开。

虽然一众绿营将官对他颇为嫉妒,可文官们都看的清楚。

此黄陂佬并不是阿相的心腹亲信,只是顺路看上的一枚棋子。

能被贵人看中,并且利用!

对于他一个外地佬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若是他命硬,敢打敢拼活到战争结束,这辈子也就翻身了。

黄陂县多了一个望族。

……

除了科举、先登,普通人想跃升几乎无门。

伯乐很少,千里马很多。

若是遇贵人,并且被其赏识,往往是因为恰好流露出了某种特质,而。

比如朝气蓬勃、敢打敢拼。

恰好这位贵人手头又需要一个棋子去冲锋陷阵,去卡位。

所以,幸运儿就这样诞生了。

能认清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傻乎乎的一根筋或许会更幸福?

世人所谓的“傻人有傻福”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张九佬不可能懂这个道理。

而同为姓张的,张厉勇则是洞若观火。

他一个降将,却被重用的原因是白莲军中缺乏优秀战将。

所以才被提拔重用,倚为心腹。

……

在听取了他建议后,白莲大军没有立即攻打武昌,而是四处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

洪圣帝询问了好几次,他都摇头表示没有绝佳计策。

只能是循序渐进,强攻!

看两方当中谁先受不了巨大的伤亡,精神先崩溃。

或者是在进攻当中,发现了敌人的弱点。

经过了龟山之战,张厉勇在教中的地位扶摇直上,俨然成为了白莲第一悍将。

赏赐丰厚,上马一盘金,下马一盘银。

时常进入圣帝御帐,谈论战略问题。

论起对武昌的了解,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他在武昌城生活了10年,一步步成长为了高级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