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百年争战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三章 福济皖域逞强(1 / 4)

作品:《百年争战

向荣卒后,咸丰帝敕令和春为钦差大臣,赴援金陵,再建江南大营。安徽巡抚福济以和部一去,皖域成空,遂专折奏留。咸丰帝不允。

福济谓和春道:“围攻三河镇两载,克此或在须臾;钦帅一去,功亏一篑矣!”

和春道:“圣意难却,寿春镇总兵郑魁士骁勇、福建提督秦定三多智,均可担当大任。吾非冥顽不化,今夜突袭,或将三河奉送大人。”

是夜初更,和春令军士偃旗息鼓,携带云梯攻具,潜伏而进,偷越三河镇外濠内沟,直抵街口营垒、石垒墙下,四竖云梯,翻墙入镇,射箭开枪放炮施火。

蓝成春猝不及防,退奔焦湖而去。

翌日二更,秋雨淅沥,和春率部衔枚而进,漏夜奔驰,次日黎明,包围庐江。守军惊恐,欲趁夜突围。和春探知,一更即攻。守军无心恋战,自东西两门溃逃。

和春离皖赴苏进抵丹阳,揣摩数日,奏曰:金陵首逆自相残杀,诚为难得之机,一俟句容、溧水得手,即应进兵金陵。查看情形,果有隙可乘,必当设法图经,或分兵前往镇江助剿。如能及早克服,去其犄角,则金陵贼势自孤。再行合围,可期次第肃清。

山西道监察御史赵元模忤和春意,上疏:金陵地势虽在上游,而下游之镇江、瓜州克否,尤为紧要。瓜洲,瞰京口、接金陵、际沧海、襟大江,总揽一隅。南岸镇江,金陵唇齿,苏常门户,七省咽喉,素称险阻要地,所谓唇亡齿寒。逆贼肆扰以来,不敢久踞扬城,而于瓜、镇困守不去者,则以内固金陵巢穴,外思窜扰苏州也。自丹阳击退贼匪后,金坛解围,高淳克复,大兵进逼句容、溧水,南路安堵如常。何也?隔靴搔痒矣。